黑眼圈和纵欲到底有没有关系

纵欲过度→肾虚→黑眼圈,这是有可能的。从中医角度来讲,黑眼圈又名“睑黡”,多与血瘀内停、脾虚痰阻、肝肾不足有一定关系。
黑眼圈到底怎么来的?如何有效解决 ?
黑眼圈是由于熬夜,情绪波动大,眼疲劳、衰老导致眼部皮肤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形成滞流;组织供氧不足,血管中代谢废物积累过多,造成眼部色素沉着。年纪愈大的人,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变得愈薄,所以黑眼圈就更明显。
一般来说,黑眼圈被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色素性黑眼圈
这种类型在中国人中相对少见,但这类黑眼圈更符合我们印象中的黑眼圈的样子。多是由于色素沉着、日晒、炎症等引起,通常呈现为褐色或深咖啡色,一般分布在上下眼睑,环绕眼周。
产生原因:①不注意防晒;②眼部疾病,如眼部湿疹,皮炎。
2、血管性黑眼圈
没错,这种就是大部分年轻人最最最最最最常见的黑眼圈类型。主要是由于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形成滞留,加之眼周皮肤又较薄,所以会显示出微血管的青色。再者就是随着年纪的增大胶原蛋白和皮下脂肪较少,皮肤也越来越薄,血管型的黑眼圈就越来越严重了。
产生原因:①天生的,从小就有;②经常熬夜;③衰老。
3、结构性黑眼圈
这类型黑眼圈属于假黑眼圈,一般是由于泪沟明显、胶原蛋白流失严重、眼袋跟卧蚕或泪沟之间凹陷大等原因,凹进去的部位形成阴影,就会像黑眼圈,而且会随年龄逐渐衰老而加深。
产生原因:①眼下的眶隔脂肪突出、下垂;②眼眶下的皮肤变薄,形成泪沟。
肝肾不足,黑眼圈只是症状之一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肝肾不足的的确确可以导致黑眼圈。
中医认为,人气血的运行状况以及器官的功能变化,都可能反映在面容上。
1、肝开窍于目,在色为青,肝经直接连于目。长期熬夜或失眠,耗伤阴血,气血肝阴虚,目失所养,肝的本色就暴露出来,眼周发青。
2、久病、大病后的患者,因久病伤气致气虚,无法推动血运行,在眼周皮肤薄的地方最易显现出来。还有,肝气郁滞的人,现代生活、工作、家庭压力巨大,致情绪不顺畅,无法疏泄,容易生闷气…...肝主疏泄,肝气不疏,郁结于内,血行不畅,至瘀血内停,上浮于眼睑,眼睑、眼眶滞血不畅,出现青黑之象。
3、肾藏精,在色为黑。任脉从咽喉部上行,经过两面颊后到目眶下。其精气通过对任脉的充养后,精气通过经脉上充于目。脑为肾中精髓汇聚而成,长时间用脑,会不断消耗精髓,最后造成肾虚。纵欲过度,造成肾精亏虚。肾阴虚失养,则本色浮现,黑于目周。《黄帝内经》的观点认为“黑属肾”、“肾色黑”。因此面色黑、眼圈黑、甚至皮肤黑,都在提醒着肾虚。肾虚的表现除了深重的黑眼圈,通常还伴有面容疲惫、腰酸手凉、双目无神等表现。
眼部老化,还可能因为脾虚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也是初老最易侵扰的入口,除了黑眼圈以外,眼袋、泪沟等等眼部也会一不小心暴露你的衰老问题……
中医认为,上下眼脸对应脾,且脾主肌肉。脾虚了,眼睑上的肌肉缺乏营养,就会变得松弛,久而久之,眼睑就因为无弹性而下垂。
脾还负责运化水湿,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水湿就会在体内停留,眼睛部位的皮肤是最薄弱的,所以一旦水湿在下眼脸堆积,眼袋就会格外明显。
调理脾虚、肝肾阴虚,常按两个穴位,拥有动人眼眸
1、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等作用。具体做法:每天按压足三里穴位,五分钟一次,早中晚三次。
2、拍打肾俞穴
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补肾的功效。拍打肾俞穴可以缓解腰疼。具体做法:每次拍打十五到二十下,早晚每次三组。
3、调整饮食
这里介绍几款粥品,既可以调节对应脏腑,又适合夏天食用,做早餐做宵夜都有益,又易消化。
1、适用于瘀血内蓄型:香附桃仁粥
桃仁15g 香附30g 粳米50g 红糖30g
香附水煎煮后取液,将桃仁捣烂加水浸泡,研汁去渣,与粳米、香附水、红糖同煮,加水适量,煮成稀薄粥,温服。
2、适用于脾虚痰饮阻络型:黄芪茯苓粥
黄芪20g 茯苓粉30g 橘红10g 粳米30g 大枣7枚
黄芪、橘红加水500ml,煮至200ml,去渣,放入粳米、大枣煮成稀薄粥后,加入茯苓粉,搅拌均匀。
3、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黑豆枸杞粥
黑豆一把,枸杞10g,粳米30g
先将黑豆泡一晚后,上三样一起煮成稀薄粥。
最后,还是得提一句,这么多努力都做了,生活习惯也得注意:不要纵欲过度;少熬夜,不要过度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