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种西瓜丨回形针

哪匹猹不喜欢吃西瓜?
但它很可能一无所获,只找到这样的大头畸形瓜,以及还未成熟就裂开的果实。种西瓜难在哪儿?怎样才能种出样貌周正、皮薄肉甜的西瓜?
依照生长期,西瓜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品种,最早在四月下旬,你就能吃上第一批西瓜。为了实现错峰上市,这些瓜通常需要在大棚里集中栽培,分为播种育苗、人工授粉、田间管理和采收这 4 个步骤进行。首先是播种。将浸泡过的种子尖端朝下,埋入装有基质土的穴盘,之后堆叠在电热温床上,加盖薄膜,控温控湿。
大约一周后,种子出苗了。当两片饱满的子叶平展,意味着西瓜苗生长健康。
直接栽进地里不是更方便吗?如果这样做,你可能很快会发现,地里的瓜苗发黄发蔫,很难救回来。这是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一种相当常见且顽固的真菌下的黑手,其厚垣孢子能在土壤里存活十年以上。西瓜的根系会分泌出大量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激活孢子萌发,引发土传性枯萎病,导致瓜烂一地,连续栽种发病更严重。
因此,确保瓜苗能活下来,成为整个种植过程的关键。申嗪霉素这类药剂只有 76% 左右的抑菌效力,风险依旧很高。如今,瓜农通常采用另一种更加决绝的方式,断掉西瓜的根。像南瓜、葫芦、野生西瓜这些同科的植物反而不容易感染枯萎病,通过嫁接,让它们给西瓜提供养分。先摘去砧木中心的生长点,再用签子向下斜插 0.5 cm,紧接着将断了根的西瓜苗接在切口上。
砧木的根接上西瓜的芽,它们究竟是怎样结为一体的?起初,受伤的嫁接面形成隔离层自我保护。第二天,两侧高尔基体数量增多,分泌果胶和半纤维素等物质,令接穗和砧木发生黏连。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合,隔离层依然在阻隔。第三天,迎来转机。这些排列疏松的细胞被称为「愈伤组织」,是冲破隔离层的关键。它们由薄壁细胞分裂而成,不断吸收代谢隔离层物质,将其吞噬、破出缺口。与此同时,管状分子开始在愈伤组织内分化,并在砧木和接穗之间搭起维管束桥。通过这些桥,营养物质能自由传递,代表嫁接基本成功,可以移植进地里了。
克服了生存障碍,接下来,你需要控制西瓜的生长状态,让它一步步长成这个,弹指剥皮瓜。
打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空间。以一定行距和株距排布,待瓜蔓长至 30 cm 时,将它吊起。与传统的匍匐式相比,这种吊蔓栽种通风透气,瓜体接受到更加充分的光照,且产量能翻一番。
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人工授粉。雄花提供花粉,雌花孕育瓜胎。如果人工授粉不均匀,就会出现偏头畸形。为了避免养分分散,一般只授粉给第二和第三朵雌花。因此,要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花粉活力最强的时间段,将雄花花粉轻轻抹匀在雌花的柱头上。
授粉后的一个月,则是糖度冲刺的时刻。糖分的累积离不开叶子,由光合作用形成水苏糖和棉子糖,经过茎韧皮部运输到果实,转化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当然不是叶片越多越好。叶片的丰富程度用叶面积指数(LAI)衡量,也就是叶片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实测中,西瓜产量在叶面积指数为 2.53 时达到最大,相当于每株保留 60~70 片叶。随着叶片增多,互相遮蔽无法自给养分,影响品质。
此外,合理的施肥也能帮助产糖。膨瓜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后期增大钾肥用量,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糖分积累。需要注意,过多的氮肥会降低瓜皮韧性,导致裂瓜。等到采收,不需要敲遍每个瓜。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有不同的积温要求,也就是从授粉到成熟每日均温之和,比如早熟西瓜,攒够 800 分,就能上车。
科学地种西瓜是为了充分展现品种的特性,今天,通过鉴定近两千万个 SNP 遗传标记,育种专家们已经构建起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并且找到瓤色的控制基因、糖分转化的关键机制。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操控西瓜的味道、形状和颜色等性状,选育西瓜就像设计建筑,在未来,你能吃到更有想象力的西瓜。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西瓜」,可获取西瓜全基因组重测序论文。-

来给回形针投稿吧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

如果你想要参与回形针的内容创作,且熟悉我们的选题风格、调性,善于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解释硬核、有趣的专业技术或行业知识,那么欢迎给我们投稿原创且未发表过的作品!

目前我们接受的投稿类型主要是【图文】,具体的形式、篇幅等可以参考我们在微信公众号曾经发布过的图文内容(如本期、收割机等期推送)。

在投稿时,希望你能为自己的稿件配上适当的图片(包括动图)、视频素材,并注明素材来源和参考文献,帮助我们和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

投稿一经采用,我们会署上作者的名字,在微信公众号以图文形式发布,并将为作者奉上稿酬。

你可以将图文稿件直接发送至 paperclip@foxmail.com ,留下联系方式,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每一篇来稿我们都会看到。

感谢大家对回形针的喜爱和支持!-点击下方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收割机对小麦做了什么?
▼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往期视频。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zhishi.cn/zhongyi/view-18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