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得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哪个占主要原因?

做为一名“老糖”,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糖尿病固然有遗传因素,但我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

有必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心身疾病”,所谓心身疾病就是由于心理因素所导致身体出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拿我自己来说,1994年,受市卫生局领导委派,创办石家庄心理医院(因为过去河北省的省会在保定,所以省精神病院就一直设在保定,做为省会的石家庄自建国以来就没有一所精神卫生机构),当时我30岁从选址,人员,设备,资金完全都要自己想办法,压力非常大,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甚至自责,头上也长了几片“斑秃”,可谓是“焦头烂额”。

不久,就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身疾病。

当时我的父母都50多岁了,他们并没有这些病,直到他们60多岁了,才查出有糖尿病。

所以,我认为糖尿病的首要发病因素是生活习惯,其次才是遗传因素。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虽然父母患糖尿病,但子女如果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会得病。

谢邀回答!

更多相关建议:
、悲观抑郁、久坐不动、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总结:要想远离糖尿病,建议大家均衡饮食,多吃蔬菜、粗细搭配,坚持运动,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及早干预,将糖尿病扼杀在摇篮中。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欢迎找小糖来为您解答!

更多相关建议:

糖尿病是一个综合因素导致的疾病,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在身体里无法起作用了,要么胰岛素量不够,要么身体产生了对胰岛素的「耐药性」。

生活习惯和遗传哪个占主要原因呢?

不同情况的糖尿病,两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里分享一个二次打击理论。

遗传基因是一次打击:

  • 某些人天生就存在对胰岛素的「耐药性」,此时他的胰腺就非常脆弱,哪怕正常饮食,也可能让胰腺罢工,而产生糖尿病,比如妖精貌综合征。
  • 某些人是存在一些胰岛素易感基因,正常饮食情况下没有问题,但他的胰腺就比别人脆弱,这是基因的一次打击。

生活习惯是二次打击:

  • 在某些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可能生活习惯稍微不健康一点,他的胰腺就罢工而出现糖尿病了,这是生活习惯对这类人的二次打击;
  • 某些人他可能也没有易感基因,但是生活习惯太不健康了,胰腺不堪重负而罢工,最后出现糖尿病。

因此,对于像妖精貌综合征这类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基因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当然同样需要控制饮食,毕竟胰岛素本身就无法正常起作用,降糖能力太弱;

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虽然遗传基因也有部分作用,但生活习惯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控制饮食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综合来看,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是必需的,欢迎关注@科普达人阿源医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更多相关建议: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既然是多因素,那么就说明它受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这也是糖尿病目前尚不能除根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胰岛功能下降或者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或者绝对不足,血糖升高,出现2型糖尿病或者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牛乳喂养、药物及化学物影响等。

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体力活动减少或者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中老年,吸烟、药物及应激等可能。

由此可见,遗传参与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目前认为生活方式的影响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比较大。

糖尿病的发病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1型糖尿病患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季节和病毒性疾病流行相一致,提示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均有遗传及环境因素参与。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剧增主要是指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快速增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活动减少,吃得太多,营养太好导致肥胖,而肥胖人群非常易于出现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平稳血糖的基础。要坚持少吃一点,多动一点的原则,保持健康的体型,戒烟限酒。根据血糖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更多相关建议:

我是27年二型糖尿病,要说怎么得的,我觉得生活习惯和遗传基因肯定都有,但最重要的是压力,压力大的那段时间,会让你的基因,无法克制爆发出来。

我父母都是二型糖尿病,我家四个孩子,三个糖尿病。

我爸发糖尿病的时候,我记得是我两个弟媳先后生了孩子,需要我妈妈帮着带孩子,都在抢我妈去,我爸爸压力很大,由于矛盾没处理好,家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爸爸很着急,很焦虑,吃不好睡不着。糖尿病很快确诊。

我妈是在我爸糖尿病并发症脑卒中后期,天天担心我爸能活多久,我妈一辈子最大的依靠就是我爸,说精神引领绝不过分,她伺候我爸尽心尽力,那样辛苦,那样操劳,维持了将近20年,但她还是希望爸爸能一直活着,所以,爸爸病危,她急火攻心,压力也是太大,很快也确诊二型糖尿病。

我大弟,是我家最有出息的一个,能力强,本事大。在一个重要位置工作,他得糖尿病那年,我隐隐知道,他单位里很多事情给他的压力特别大,也是吃不好睡不好,确诊糖尿病了。

我确诊那年,生活中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自卑,失衡,愤恨,让我一度很抑郁,就在那时确诊了。

小弟最近也有点儿血糖高,但他还不承认确诊糖尿病,他是为他儿子人才引进,进入上海操心累肺,血糖开始高起来。

家里姐姐脾气温和,生活一直也没啥大波动,一切顺其自然,对什么都没啥大要求,看着好像不求上进,但对糖尿病来说,那就是最大的智慧,人呀,健康和上进往往成反比,她的血糖一直很好。

曾经,加入过好几个糖尿病群,认识很多糖人,大家仔细回想,好像发病的时候,都是自己人生最不如意的阶段,我觉得糖尿病除了基因和生活习惯,来自自身心里压力,是一大原因。

更多相关建议:

糖尿病是怎么来的呢?

当胰岛β细胞无法提供足量或功效足够的胰岛素时,会导致血液中的糖分浓度升高,进而引发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和全身各种慢性并发症,这就被称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生活习惯还是遗传?

生活习惯是主要原因。

糖尿病有遗传因素,其实遗传的不是糖尿病这个病,而是容易得糖尿病的体质。

糖尿病有家族倾向性,是体质遗传加上家庭环境共同造就的结果。

上一辈会得糖尿病,说明家庭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偏好中存在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下一代遗传了这种偏好,并生活在这种饮食习惯中,再加上易得的体质,所以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会变高。

所以,只要避免这种环境,注意饮食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夫妻双方都是糖尿病患者,下一代也完全可以规避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对糖尿病不了解?欢迎参考我们的专栏,帮你搞懂糖尿病:《零基础搞懂糖尿病,杜绝并发症》

更多相关建议:

您好!我是内分泌科医生,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来回答!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达1.4亿,10.9-11.6%的成人患有2型糖尿病,并且仍在逐渐增多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是基因和遗传因素决定的还是生活方式改变的?

1980年我国全国性的流调研究显示当时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7%,4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16-17倍,人群的基因在几十年期间不会有显著改变,所以患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是不良生活习惯而非基因或遗传。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高热量和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超重和肥胖。

还有一点可以说明,很多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体重恢复正常后,血糖也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这也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途径。

请关注我!您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专业而规范的饮食、运动、减脂减重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知识和信息!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更多相关建议:

我就这病,我己经知道是吃饭引起的!好防。

更多相关建议:
对血糖值没有直接影响。这些均属于环境因素干预。遗传因素爹妈给的不能选择,年龄不可逆转,机器使用久了机能总会有所下降,空气污染一己之力不能改变,也没办法在一朝一夕间有所改善,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合理体重,戒烟限酒,却是由我们做主,完全可以自主把控,做到这些,成年人就可以降低77%患糖尿病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小结:糖尿病发生机制很复杂,总的来说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困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对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和病情程度影响更大。在成人糖尿病患者中,通过环境因素干预可以消除77%糖尿病。

更多相关建议:

糖尿病的患病因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

遗传因素,比如患者有家族史,那患糖尿病的几率就很高。

还有就是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污染,压力大,心情不愉快,等等,失眠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还有就是暴饮暴食运动少,平时吃得多喝得多,运动很少,体内热量得到积聚不能够消耗,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还有就是一些免疫因素,比如,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胰腺的问题,也会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出现血糖增高。

当然1型糖尿病与胰岛功能衰竭有关,所以不同的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治疗办法,1型糖尿病必须胰岛素治疗,不能口服降血糖的药物。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用障碍有关,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口服药以及胰岛素治疗,最好是根据糖尿病的具体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