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湿热该怎么治疗?

头胀而痛或头重如裹,胸闷,身重而痛或遍体不舒,关节痠痛,发热体倦,口不渴,小便清长等。湿邪致病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内经》1、湿热泄泻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9克,甘草6克)2、湿热痢疾清热解毒化湿,调气行血导滞。方选芍药汤(黄连、黄芩、大黄、当归各9克,芍药20克,木香、槟榔、肉桂、甘草各5克)3、痰热咳嗽清热豁痰止咳。方选清金化痰汤(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贝母、瓜蒌、桔梗、茯苓、陈皮、麦冬、甘草)4、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麻黄、白果、杏仁、款冬花、半夏、桑白皮各9克;苏子、黄芩各6克;甘草3克)5、失眠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选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各9克,甘草6克,生姜、大枣)6、胁痛清热利湿,理气活络。方选龙胆泻肝汤(龙胆草9克,黄芩、栀子、泽泻、木通、柴胡、生地各6克,车前子3克,当归、甘草各1.5克)7、黄疸清利湿热,通腑泻下。热重选茵陈蒿汤,湿重选茵陈四苓汤加减。8、淋证热淋:清热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萹蓄、瞿麦、木通、滑石、车前子、栀子、大黄、甘草各等分)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用石韦散加味(石韦、冬葵子、滑石、瞿麦、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小蓟、滑石各15克,藕节、蒲黄、栀子、木通、淡竹叶各9克,生地30克,当归、甘草各6克)9、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忍冬藤、黄柏、连翘、威灵仙、防己、桑枝等)10、水肿分利湿热。方选疏凿饮子(商陆、羌活、赤小豆、椒目、槟榔、大腹皮、秦艽、茯苓、泽泻、木通)11、湿疹清热除湿解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12、妇女带下病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选止带方加味(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上介绍的是内湿热的一部分病证,希望能帮助到你。感谢您的阅读!

更多相关建议:

湿邪在体内与热邪结合就形成了湿热,湿热在不同的部位表现的症状不一样,体内湿热通常有三大表现:

1,肝胆湿热

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食肥甘厚腻的食物,酿湿生热,或脾失健运,湿邪内停,郁久化热。症状为:胁肋部胀痛,厌食,腹胀,恶心口苦,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治疗不彻底常反复发作,午后潮热。治疗应清利肝胆湿热,常方剂为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黄栀子、泽泻、车前子、生地各10克,柴胡、木通、甘草各6克,当归3克,水煎服。

2,脾胃湿热

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腹部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大便溏泻,小便发黄,肢体困重,重者伴有黄疸,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应清热利湿,调气和胃。方用四苓散加减: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黄栀子各10克,枳壳。陈皮各5克,有黄疸加茵陈15克,水煎服。

3,下焦湿热

症见:小便涩痛,尿频量少色黄,尿道口灼痛,小腹胀急,一侧或两侧腰酸痛,或伴有血尿,恶寒发热,出汗等。治疗应清利下焦湿热,方用八正散加减:车前子、牛膝、瞿麦、萹蓄、海金沙各12克,茯苓、炒栀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6克,大黄5克(后下),水煎服。

人体感受湿热邪气,一时很难除去,所以治疗时疗程要长些,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而变成慢性病。脾胃湿热有时是肝炎的初起症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更多相关建议:

谢邀!

用药:茵陈10,大黄5克,白勺5克,堆水300百克,先泡二小时,熬15分钟,滤出温服。隔天一剂。六剂一疗程。

养生方:基本素食,不零食。慎凉辣油腻多糖食物,适当运动,标准体重。心情快乐。

供参考

更多相关建议:

祛除体内的湿热,有一个我身边人都在做的运动方法,很实用,同时也可以配合饮食更好的祛湿。

1.拍手

经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鱼际处(靠近手腕的地方),就能将滞留在体内的湿气给拍出去。大鱼际处最开始呈青色或紫色就是有湿气,刚开始拍手,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住,不要放弃。

抓腋窝

腋窝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对心脏有好处,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摩、抓揉此处,能帮助心脏排毒。

拍肘窝

拍打肘窝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连续拍打5~10分钟,就会出现青、红、紫、黑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拍打腹股沟

拍打腹股沟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不仅能健脾胃,对于调理妇科病、治疗因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都很有效果。

拍腘窝

在腘窝(也就是膝盖后的凹陷)的中心点上,走膀胱经。因为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如果这里不通畅,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很容易引起膀胱湿热,导致关节炎等症状。所以每天拍打腘窝5~10分钟,或直到出痧、有瘀斑为止。每10天拍一次,把这个排污口调理通畅,体内的湿气就能顺利排出来了。

运动加食疗

薏仁红豆汤、扁豆玉米煲汤,提起祛湿,薏米红豆怎么也绕不开。中医都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扁豆也有减暑、健脾等功效和玉米搭配煲汤祛湿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红豆在中药里称为“赤小豆”,除上述作用,还能补心,适合夏季食用。祛湿效果极佳。医师推荐沁贡堂怡清茶,它的祛湿效果也是极上品,建议在煲祛湿汤时可以加入适量补气养血的汤料。

如果自己无法判断是何种湿气,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药、土茯苓、扁豆、玉米。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

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先观察大便和舌苔,皮肤,这些是最容易看出来的,因为身体会做出对应的反应,也是极为容易发现并有时间预防。

更多相关建议:

湿热之所以难去除,是因为湿为粘腻污浊之物,与热相交,弥漫三焦,阻碍气机升降,影响脏腑功能,导致人体出现很多症状。

湿热互结,如油入面,很难分离,热多数依附在湿邪之上,湿不去则热不清,所以祛湿是清热的基础,当然也要权衡湿和热的轻重,调整祛湿和清热用药的比例,多数的情况下,温阳健脾祛湿是治疗湿热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适当的应用清热的药物,方为上策。

湿热弥漫三焦,有上中下之分,上焦湿热,多表现为心肺的症状为主,如胸闷、气喘、咳嗽、咳痰、咽喉疼痛、面生暗疮等,治疗需要宣肺理气祛湿清热化痰等,一般使用诸如杏仁、苏叶、桔梗、防风、黄芩等药物。

湿热蕴结中焦,表现为肝胆脾胃的症状为主,容易表现为胸膈满闷、口干口苦、胃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粘稠等,治疗以疏利肝胆脾胃清热祛湿为主,常见的方子比如大柴胡汤、三仁汤、半夏泻心汤等。

下焦湿热,多表现为下肢肾膀胱症状,如妇科炎症、泌尿系统炎症、阴囊潮湿、下肢湿疹等,治疗多使用利尿祛湿清热的方法,比如常用二妙散、八正散等。

以上是治疗湿热病的一些具体方法,总体以化湿祛湿为主,如果热邪不重的,也不宜过度用苦寒寒凉药,以免寒凉阻碍气机,不利于湿邪排除,反而使湿热缠绵难以清除。

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关注我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更多相关建议: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否是湿热?

湿热的表现症状:口干口臭,小便发黄,大便燥结发臭,容易暴躁发火,做事没有精神,身体沉重,容易犯困,面红目赤,喜欢饮用冷饮,舌苔厚而发黄。

推荐一道做法简单,清热祛湿的食疗法。

材料:排骨,薏米,冬瓜,姜切片。

做法:1,排骨洗干净,剁成块,薏米提前浸泡一个小时,冬瓜去皮切小块。

2,将排骨放入开水中焯水断生,捞出沥干备用。

3,将排骨,薏米,姜片放入煲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熬煮一个小时。

4,加入冬瓜继续炖煮十分钟。

5,加入适量盐,少许油拌均匀即可关火。

6,盛碗。

这清热祛湿汤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它还适合炎热的夏季饮用。喜欢的朋友们多多点赞与关注,谢谢阅读!

更多相关建议:

先找到引起内湿热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祛除湿热,滋阴降火,扶正固本

更多相关建议:

需要健脾祛湿清热。急症先清热利湿再健脾,不急就先健脾再清热利湿。

更多相关建议:

湿热体质的形成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关。大多数人都是长期的禽畜类肉类偏多,使得身体内热,血热,热夹湿。

个人经验:一 控制总摄入量在标准的范围内,适当的运动。

二 选择青肉黑豆加少量甘草,煮水代茶饮,以解血热,肝毒。

三 薏米仁,红豆,黑芝麻,怀山做成杂粮粥常吃,起到补肾,健脾,去湿的作用。如果肠胃不好,可以适当的加梗米或麦子等。

四 均衡营养〈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禽畜肉适当的减少。

湿热体质的本质很顽固,所以要有长期调整的心态和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质自然会逐渐的改变。每个人的体质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要适当的选择针对性食物的份量,而且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