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热下寒的体质,一喝温性中药就上火、烦躁、耳鸣?

上热下寒体质本来就是阴不能涵阳导致的,所以喝温性药更是阴不能涵阳,所以更会上火!针对这种情况,我来从产生原因、调理的方法、以及平时如何保养谈谈自己的理解!首先说下产生原因,刚才上面说到,上火是阴不能涵阳导致,那么为什么阴不能涵阳,这种情况通常是手淫或者性生活过于频繁导致消耗肾精过度,肾中阴精少涵不住阳,虚阳上浮导致的上火!其次说下发生这种情况的上火该如何调理?通常这种情况从中医的角度调理的原理就是,上面清虚火,下面育阴潜阳!我就碰到过这种患者说我找过其它中医,也帮我育阴清火了,可是过段时间又犯了,这是因为没有潜阳导致的!还用何种中药呢?用熟地、女贞子、枸杞子、汇报、肉桂滋阴潜阳,用党参、白术、黄芩、黄连、栀子清上焦之火!二者结合既可以调理这种下寒上热的情况!最后说下平时生活中该如何保养!一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发怒就不会有肝胆之火,而是合理的睡眠饮食,适当的性生活保持肾精充足!做到这两点就可以避免上述健康问题发生!以上为我对上热下寒的产生原因、调理方法、后期保养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患者,同时有这类健康问题的也可以私信咨询我!看到后我会根据患者情况给出具体建议!

更多相关建议:

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上热下寒的体质是不能喝温性的中药的。因为温性的中药会引动上面的热进一步上浮,上浮到上焦心肺就会引起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容易情绪不稳或者激动,上升到头部就会出现耳鸣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是由于下焦肝肾阳气太弱,导致剩于的阳气被逼而走上焦进而导致上热下寒的体质出现,一般情况下中医对于上热下寒的病人都使用具有调和作用的方剂。具体方法是想办法使用药物使上边的热或者浮火向下走进入到下焦,同时使用补阳的药物使下焦的阳气被补上来才能使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因此对于上热下寒的患者来说用中药调理不是那么容易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调理过来的,需要服用很多剂中药才可以。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因为出现上热下寒这种体质也不是一天两天得的,而是平时生活不注意保养氧气,不断损耗下焦阳气,日积月累而导致的。

关注“医学慕课”,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更多相关建议: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朱大夫认为上热下寒是比较常见的病证,很多病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受脏腑失调的影响,多表现出寒热错杂的体质状态,简单说就是“上热”与“下寒”同时存在,且互相影响。上热指心肺有热证,热扰心神,伤及水液津液,表现为口苦口干,心烦失眠,舌尖红。下寒指肾阳不足,阳气不能温煦,表现为小腹腰部冰冷,尿频腹泻,由于肾气不足,脉多沉弱。临床上,有的患者出现上热下寒的病证情况,却无法口服温热的药物,服用温热药就发生上火,烦躁,耳鸣的问题,实际上,这主要与上热下寒形成的病因病机有关。上热下寒发生的脏腑主要涉及到心与肾,即心火亢盛与肾水寒凉导致心肾不交,心火亢盛不能下降温养肾水(阴),肾水寒凉,就形成了下寒问题。肾水寒凉,肾阳无力蒸腾肾水上济于心,心失去了肾阴的滋养,心阴血不足无力制约心阳,又加重了心阳(火)亢盛。因此,二者常互相影响,进入恶性循环的局面,如原发于心火亢盛而继发的肾水寒凉,应当以清降心火为主,若用温热药物治肾气虚寒就容易出现上火,心烦的表现,因温热药物可以助心火亢盛,而加重火盛的病情。如原发于肾水寒凉,肾气虚寒而继发出心火亢盛,就可以使用温热药物。所以在调治前必须辨别先后关系,才可以准确无误的给予调治。

上热下寒证表现为心肾失调的症状,却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人体脏腑有机的配合,是功能正常的前提,例如脾胃失调常常引起心肾不交,上热下寒。本证多见于亚健康状态,植物神经紊乱或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患者,病证表现寒热错杂,持续时间多比较久,明确诊断是关键的步骤,接下来,朱大夫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为您做全面的解答分析。

★健康时,上清下温;生病时,上热下寒

  • 《内经》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代表有形的物质,天代表无形的功能,地的有形水气温升向上,水中有气凝聚成雨水在下降,以滋润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结合于人体,心的位置最高,似天空的太阳主火,具有向下温养五脏的作用,向下的气直到肾中,以充养肾水,蒸腾肾阴,变化为肾中阳气阴津,然后,再向上升腾滋养制约心的阳气。脾胃居于心肾之间,阳气阴津的升降变化均以脾胃为枢纽,脾的升清力量,可升发阳气带动肾阴上升,转化为心的阳气,胃的降浊,可顺降阴津带动心阳下降,转化为肾的阳气阴精,所以,常说“肾为水火之宅”。心肾之间,上下循环周而复始,形成了水火既济的交泰局面。健康人,心火得以下降,上升于心的津血得以制约心阳,防止心火过盛,上焦的心肺部位常以清凉宁静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心情平稳,头脑清晰,反应敏捷。心火得以顺利下降,肾中的阴有阳热温养,即可为向上升腾做准备,又可让人体保持下半身温暖,腰膝有力,二便通畅。如饮食不节,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协调心肾上下交济,常出现上热下寒的病证表现。所以,调整脾胃是调治上热下寒的根本。
  • 此外,思虑过度,消耗心的阴血,常出现心阴不能制约心阳,引起心阳亢盛,阳属火,火性上炎不能向下交济于肾,肾中没有心阳的温暖,就属于心不交肾引起的上热下寒证。朱大夫遇到的这部分人群多见于心悸,失眠,眩晕的患者,因心血不足,心火偏盛,所以调治时以降心火为主。这种情况就不要使用温热药物了,使用温热药物容易出现上火的表现。
  • 若先天不足劳累过度,生活不规律,常导致肾的阳气阴液不足,虚弱的肾阳常飞腾于人体上部,使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引起肾不交心。朱大夫遇到的这种病证多见于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或腰痛人群。这种情况以调肾为主,可以使用温热药物,引火归元,所谓归元就是将从肾中飞腾出去的肾阳,引导回来,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寒凉泄火的药物要谨慎使用。

★上热下寒的病证表现

  • 由于上热下寒,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失调的状态也不相同,所以症状多复杂多变,具体可以总结如下:
  • ①因脾胃失调,造成的上热下寒多见于脾胃病证,表现为下寒的怕冷腹痛,遇冷胃胀,大便溏泄,伴有上热的心烦口苦,失眠呕吐酸水。本证多见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肠炎等
  • ②因思虑过度,心火亢盛,多热扰心神,表现为胸中烦躁,心胸内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眼睛肿红,心火不能交济于肾,出现下寒的腰部怕冷,膝盖以下冷如冰块,尿频等。本证多见于神经症人群。
  • ③因劳累过度,先天不足,年老体衰,造成肾中的阳气阴津不足,导致肾水寒凉,肾中的虚阳飞腾于上,出现上热下寒表现。表现为潮热盗汗,烘热,咽喉痛,但不肿,痰多气喘,腰部冰冷,足低发冷,尿频等。本证多见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植物神经紊乱的人群。这种情况如果伴有外感风寒邪气,很容易造成寒邪直中于肾,引起虚阳浮越,出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发热头痛,面色红而脚冷腹泻的急危重症。

★专业总结和建议

上热下寒的病理基础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脏腑,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如果题主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上热下寒,那么,心火亢盛为主的上热下寒问题,不可以使用温热药物,因温热药物可以增加心火亢盛的问题,导致出现心烦耳鸣上火的表现。还有朱大夫需要提示,上热下寒,若以下寒为主,虽然可以考虑使用药性温热的药物,但也需要注意是否具有引上焦虚火下降的作用的药物,不可滥用温补升浮的药物。例如参类就不可以单纯的用于下寒上热的问题。

建议:上热下寒要分清主次,综合分析才可以给予准确的判断,再根据个人情况调治,不可自己误判而滥用药物,复杂情况需要请专业医生给予指导,个人能做的无非是调节好心态,注意饮食,按时休息,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语言尽量的通俗易懂,结合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相关建议:
上热下寒,不先调理好体质,而是吃温性中药,当然会“上火”了。上焦有热,头热面赤;下焦有寒,腰膝冰凉。就是上火下寒,中焦堵住,重在让脾胃功能健运起来。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能引血下行,调理阴阳不调引起的诸类问题,常见的上热下寒的问题,坚持每天做几分钟都能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补充!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点个赞呗~~谢谢您!喜欢中医的可以关注我哦!带你养生~

更多相关建议:

上热下寒枢转之为病,光辨证不辨病何以治之。用少阳厥阴之枢转,伤寒论治法。

更多相关建议:

  上热下寒,如果不先调理好自身的体质,而是不断的吃温性类的中药,当然会出现“上火”了。上焦有热,头热面赤;下焦有寒,腰膝冰凉。就是上火下寒,中焦堵住,重在让身体的脾胃功能健运作起来。

  在中医看来,肾在下为水,心则在上为火,一个是属于真阴,一个则是属于真阳,最为和谐的状态就犹如太极图,叫做水火既济。

  对于上火下寒体质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祛除体内的火,引心火下来,引肾水上去,重新使心肾相济、水火相肾五行属水,性质寒凉。如果心火能够下来温煦肾水,子宫、盆腔、腰膝就不会寒凝而痛。但拥有这种体质时,肾水上不去,心火下不来,不能相互调剂,致使痛经、月经色黑有血块,不孕不育、来月经前或来月经时腰腹发冷胀痛,一到阴雨天,就双腿发沉酸痛,到了冬天就更难受,双腿冰凉怕冷,大腿部常起鸡皮疙瘩,脚上容易生冻疮。

  手臂上通过疏通心经和小肠经来梳理心火旺盛的现象。带脉疏通,通过疏通臀部经络,温暖臀部,使肾阳充足,从而能够将肾水蒸腾上去,使肾水不至于过寒。坚持操作,能够调理上火下寒的体质。

更多相关建议:

上热下寒的体质,对于直接使用温药是很容易加重上热的程度。因为同气相求,温热易上冲头面,所以出现热扰上焦的症状,如烦躁,面热等症状,而火郁又容易扰乱清窍而致耳鸣。对于上热下寒的情况,应该寒热并用,或者平调阴阳,如伤寒论里面的乌梅丸或者半夏泻心汤以及柴胡桂枝汤等方,使用的基础还是要辨证准确适合才用。如果题主是病人的话,请找正规中医院的中医大夫辨证论治。祝您早日康复!

更多相关建议: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跟你说的这种情况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碰到,特别是好多女性朋友都是这种上热下寒的体质,而且还不能进行温补,非常容易上火,下面就跟大家说一说,到底是因为什么?

首先咱们知道虚不受补,如果体质太虚弱的话,一旦进行各种温补,我们的身体根本无法完全的接纳,就会导致一部分营养的物质不配身体所接受,转换成过剩的能量,最后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说这些热量能量会慢慢地转化,形成内热,最后就会导致出现各种上火症状,比如头晕,牙痛,便秘,身上起疙瘩等等好多表现。

那么我们需要知道一下什么是上热下寒的体质,其实说的比较简单一点,就是说我们的下焦虚寒,肾气不足,就会导致虚火上越,出现各种上火症状,就会导致我们的肾火明显的满足不了我们身体的各种正常需求。

就像我们烧开水一样,一定要让下面的火燃烧的旺旺的,只有这样能让上面的水烧开,一直保持温热的状态,这样我们的肾气调上来了,引火归元就是这样的,一定要把上面的虚火慢慢的引下来,引到我们的下焦。

如果一直让上面的虚火,也就是邪火在上面飘着,肯定会导致本末倒置,我们的已经不牢固了,肯定会出现头疼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牙痛,流鼻血,耳鸣等等,好多症状。

那么如果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火归元,打通三焦,可以通过疏通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把我们的阳气给补上来,然后进行艾灸调理,温补肾阳,培元固本。

更多相关建议:

上热下寒属厥阴,用药当寒热并用,调畅少阳枢机,运化脾胃,交通心肾为原则

更多相关建议:

既然说了上热下寒,那就要上热用苦寒泄之,下寒用温(或热)药补之。上热下寒说明中焦湿滞,气机升降失司,所以健脾理气化湿。上热下寒,本必阳虚,故风寒湿邪并存,应共逐之。知病机如此,用药就不难了,而且能标本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