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0/80,而我国仍以140/90为标准呢?

说到高血压诊断标准这件事,这要追溯到2017年年底了。当时美国AHA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公布美国权威高血压指南做出重大调整: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以前的诊室血压≥140/90mmHg,改成了≥130/80mmHg就可以考虑诊断高血压。而这个重大变化一出,让全世界舆论哗然,人们一时间都在谈论高血压的问题,记得当时很多人都说,一觉醒来突然一下子自己就变成高血压了。记得当然的大讨论很多人建议咱们紧跟美国人的变化,咱们也改变高血压诊断标准;也有人说咱们不要听美国人的,坚持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比较合适。到现在这已经是3年多了,如何再回过头来评价当年的这场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争,今天张大夫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2017年美国的这一次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化,光说美国自己就让高血压患病率增加至40%-50%。甚至可以说,一半的美国人都成了高血压患者。记得当时一位美国专家说,更多的美国人成了高血压患者,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的非洲裔美国人更是明显。但是,现实情况是美国医院也承接不住这种变化,他们也没有这么多医生来面对这种巨大变化。所以,他们就在指南中指出,对于大部分在130-140/80-90mmHg之间的美国高血压患者,根本就不需要降压药物治疗,只有对那些高危患者可以启动降压药治疗。这样一来美国的医院病人增加数量就不大,相关权威数据显示也就增加了3%-4%左右。更通俗地讲,高血压指南虽然改了,只是让更多人开始重视血压了,并没有明显增加高血压病人数量,这就是美国指南改变后3年,我们看到的事情。

当然有很多人建议中国效仿美国,其实回头看。我们没有一味跟随美国人的变化,还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毕竟我们有我们的国情。2017年之后,我们国家随之公布权威高血压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这份指南继续建议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为≥140/90mmHg。不得不说,这是是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一份指南,但是指南中也指出对于那些高危人群,比如说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等等,我们可以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尽量把血压控制得更低一点,比如说尽量控制到130/80mmHg以下,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

希望我今天的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看清楚2017年那场惊动全球的美国高血压标准改变之争,其实回头看咱们就能看得更加清楚、清晰了。

更多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朋友纠结和关注的问题,到底应该把130/80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呢,还是应该坚持原来的140/90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呢?有的人说美国的医学更发达,应该把我们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也降到130/80,而有的朋友则说,各国人民体质不一样,不应该参考美国的高血压标准。其实大家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问题,完全不必这么纠结。

首先说明一下,对于130/80的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仅仅是出现在了美国的高血压相关指南中,而并非所有的国外诊断标准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在2018年新发布的欧洲高血压相关指南中,和我国一样,仍然把诊室测量血压超过140/90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从个人观点来说,本人也更倾向于后者。

其实相比于纠结130/80算高血压,还是140/90才算高血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血压升高的趋势,通常我们说我们正常血压的标准值是120/80,如果超出这个值,就值得引起我们对于血压的重视,不管是否超出所谓的诊断标准,只要血压有超出正常血压的标准值,而且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时,我们就应该关注我们的血压问题了。而不是只要血压不超过诊断值,就不用管它。

不管是美国、中国、欧洲的高血压指南中都指出,当我们的血压处于正常血压高值时,就应该立即启动生活调理,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控制血压升高的趋势。比如说原来有高盐饮食习惯的朋友,应该试着吃的清淡点;有肥胖问题的朋友,可以加强自己的体重控制;吸烟饮酒的朋友,应该戒烟限酒;久坐不运动的,不妨加强下运动,并持续坚持。如果能够尽早的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您的血压可能会恢复到正常值,高血压的问题也会晚发生很多年出现,甚至根本不会出现。

再来说一下这130/80和140/90这两个诊断值,他们同时也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应该达到的达标值。那么在血压的控制方面,我们到底应该降到哪个值更好呢?有多项大型的临床荟萃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到140/90以下与控制到130/80以下,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率控制方面,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能够更多的减少卒中的风险。因此,我们降压的基本目标应该是140/90,如果身体耐受,可以将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更佳。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于老年人,血管硬化严重,压差大的情况下,舒张压(低压)往往偏低,这时候应该考虑舒张压的保证,而不是为了把收缩压(高压)降到一定的数值,而把舒张压降得太低,这样反而会加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更多相关建议:
综上,虽然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为血压≥140/90mmHg,但正常血压标准为<120/80mmHg,超过该值应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当血压超过130/85mmHg,就已经纳入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中。因此,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并非血压达到诊断标准才需干预。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更多相关建议:
“对一个高血压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发现了患有高血压,因为一经发现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傻瓜尝试去降低它。”——医学界曾经的关于高血压的真知灼见高血压学会(ESC/ESH)制定的的指南,最新于2018年作了修订,可以称之为“ESC/ESH2018年高血压指南”。治疗(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获得的益处明确地超过了治疗风险。很短。“高血压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补偿机制,它不应该被篡改,我们更不要试图控制它。”对一个高血压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发现高血压,因为一经发现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傻瓜尝试去降低它。”——现在来看,到底谁傻。升高系统性血压是保证心脏、脑和肾脏正常血液循环的自然反应。任何过度降低血压的企图都可能没有任何好处,相反,更经常会造成伤害。原发性高血压的许多病例不仅不需要任何治疗,而且也没有任何治疗可以改善健康状况。世界上第一个高血压标准:≥160/95mmHg,并发现高血压人群冠心病发生率升高近3倍。联合委员会(就是上文提到的负责高血压指南制定的JNC。1977年该委员会发布了第一项报告(JNC1),证实确立了160/95 mm Hg的高血压标准。1978年,WHO采纳了这一标准。到1997年,JNC的高血压标准被调整到140/90mm Hg,WHO在1998年于日本举行会议上也跟上这个标准。2003年,JNC7对血压标准再次做了如下修订,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旧标准。就是世界上存在不同高血压标准的来龙去脉。世界医学界的广泛承认,并成为修订血压标准的依据。有的证据的接受性差异。强化治疗组低血压、晕厥和低肾小球灌注发生率稍微增加,没有发现严重副作用。欧洲人由于更担心更严格控制血压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实质上就是没有接受美国PRINT研究的结论,因而维持了旧有标准不变。

答主的观点一向旗帜鲜明,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即在90/60以上),只要没有明显头晕等症状,血压能低点就低点。

更多相关建议:
用血压值根本就不可能把能否顺利完成营养运送和垃圾排出的人分开,所以,血压值就不是合格的健康人和病人区分的指标。

注:本文观点是作者原创,引用请注明。

更多相关建议:
也许某一天会把标准的血压调回78~118。目前来说所定的标准,是由于人众且早就年轻化了,尤其是采用的药物是西药,而西药只是起到控制的作用,故,必须终身用药。而采用中医办法(草药)配制的汤剂又无人问津,因为其经调理回归正常而已。

更多相关建议:
哈哈!拙见,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时间大体比别人长,消费结构不一样,大支出比重高 压力大,剩下的就是体质与饮食了。

更多相关建议:
这有啥好奇怪的?人种不同,筋络的粗细,血管壁的厚薄,承压指数自然不尽相同,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也是正常的!

更多相关建议:
国内指南是折衷处理,有部分基础病(如糖尿病)的会下调到你说的国外值。

更多相关建议:
很简单,这个标准美国自己都没有广泛接受。对于其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大家目前的解读与指南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