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呢?-心脏病

心脏病病人为什么限制饮水?这种说法是准确的,首先,心脏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所有的心脏病都要限制饮水吗,显然是不对的。需要限制饮水的指的是心脏衰竭的情况。为什么心衰患者需要限制饮水呢?因为心衰患者水留在体内排不出来,造成双腿的凹陷性水肿,更严重的可能出现腹水、胸水等等。这就是我们医

心脏病病人为什么限制饮水?这种说法是准确的,首先,心脏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所有的心脏病都要限制饮水吗,显然是不对的。需要限制饮水的指的是心脏衰竭的情况。

为什么心衰患者需要限制饮水呢?

  • 因为心衰患者水留在体内排不出来,造成双腿的凹陷性水肿,更严重的可能出现腹水、胸水等等。这就是我们医生说的水潴留
  • 心衰患者体内水本来就很多了,而且排不出去,当然要限制饮水。不限制的话,不是加重病情吗?

心衰患者为什么体内出现水潴留

1、什么是心衰?

  • 心脏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最后的阶段。正常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每时每刻将血液排出心脏。而心脏衰竭则是这种射血的能力下降。

2、心脏射血能力下降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 心脏射血能力想下降,则全身的器官都会出现缺血。但是人体的器官有的很重要比如心脏和脑子,有的相对不重要,可以优先被牺牲掉。肾脏就是这样的一个器官。
  • 当心衰发生时,心脏往外射血减少,为了保证心脏和脑子正常的血液供应,只能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
  • 肾脏的作用就像一张过滤的网,可以过滤掉血液里面的垃圾。血液流过肾脏,将代谢的废物滤出,这些滤出的代谢废物就是尿。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自然尿也就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肾脏就以为身体缺血(其实不缺血,只是心脏排不出来而已),分泌一种激素,叫做醛固酮,这个醛固酮的作用就是减少水从肾脏排出体外,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水的潴留。
  • 另一方面,心衰患者还会分泌另一种激素叫做抗利尿激素。顾名思义,抗利尿也就是不利尿的意思。因此,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也是减少水的排泄,造成体内水的潴留。
  • 因此,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

综上所述,心衰患者体内的水本来就排不出去,淤积在体内,自然需要限制饮水,不然就要雪上加霜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难道所有的心衰患者,无论轻重,都要严格的限制饮水吗?

这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心衰也是有轻有重的。毫无原则、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限制饮水是不科学的,而且对患者来说也是很残忍的。

1、不需要限制饮水的情况

  • 比如症状很轻的稳定性的心衰患者,平时正常的生活都可以治理,也没有下肢水肿、胸闷这些情况。
  • 这种情况,我觉得不需要太刻意的去控制饮水。但是也不能一次性喝的太多。

2、需要限制饮水的情况

  • 心衰症状比较重,体力活动明显受到限制,甚至动一动就出现喘气。而且双下肢的水肿,还在吃着利尿剂。这种情况,可能就需要限制饮水。

更多相关建议:
经常查房的时候,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心脏病人,有时候会对严重心衰的多问几句:今天喝了多少水,尿了多少。甚至对于更为严重的还得详细记录出入量,也就是记录吃喝多少,尿便多少。有时候没有心衰的人就会问:医生,为啥不问我吃了多少,喝了多少,尿了多少?不重视我呀?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并不是

经常查房的时候,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心脏病人,有时候会对严重心衰的多问几句:今天喝了多少水,尿了多少。甚至对于更为严重的还得详细记录出入量,也就是记录吃喝多少,尿便多少。

有时候没有心衰的人就会问:医生,为啥不问我吃了多少,喝了多少,尿了多少?不重视我呀?

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得过问喝了多少,尿了多少。

一、心脏病有很多种

心脏病是一个大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和心脏有关的疾病的都可以叫心脏病。最常见的心脏病有心血管为主的冠心病,心脏跳动为主的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有关的瓣膜性心脏病,心脏心肌有关的心肌病。

具体冠心病又分为劳力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冠心病,心衰等;心律失常有分为快速和慢性心律失常,快手心律失常又包括房颤、房速、室速、窦速、室颤等等;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窦、房室传导阻滞、窦缓等等;心脏瓣膜病又包括原发性、继发性、老年性、风湿性等等;心肌病又分为酒精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

二、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关注喝水和尿量

大多数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初期、瓣膜病初期等等都不需要关注喝水和尿量。

只有当发生心功能不全或者说发生心衰的时候,才要关注喝水量和尿量。

三、什么是心衰

心衰严格的说不是一个心脏病的名称,而是一个综合征,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一个综合结果。

大部分的心脏病,如果不积极正规治疗,都可能发展为心衰。

比如长期高血压不控制,导致心脏扩大,心衰;

比如冠心病不正规治疗,长期缺血,会导致心脏扩大,心衰;

比如心肌梗死面积大,或就诊晚没有及时开通血管,就会导致心脏扩大,心衰;

比如各种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控制,长期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衰;

比如进展型心脏病瓣膜病,比如各种心肌病,等等都会发展到心衰。

心衰简单说就是心脏扩大后,心脏的功能不行了,心脏衰竭。

心衰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下肢浮肿,腹部胀满等等表现。

慢性心衰五年死亡率50%,严重心衰一年死亡率50%。

四、为什么心衰要关注喝水和尿量

心衰之所以会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休息,下肢浮肿等等表现,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水分较多,摄入的总水分多于排出的水分,那自然留在体内的水分越来越多。这些水分都需要心脏来代谢,所以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本身心脏就已经衰竭了,这时候增加心脏工作量,无疑雪上加霜,水越来越多,自然会诱发心衰加重。甚至诱发急性心衰,导致死亡。

所以对于心衰,尤其严重心衰的患者,要关注出入量平衡,也就是吃的喝的和拉的尿的以及汗液蒸发的基本平衡,只有平衡才能保证体内水分相对衡量,不会突然增加心脏负担,保证心脏稳定,不诱发心衰。

五、如何限制喝水并关注尿量

最准确的办法是称体重,也就是每天称一称,看看有没有变重,如果重了说明体内水分多了,需要加大利尿剂,多排一点,且适当少喝一点,减少摄入。

但是并不是说心衰的人要限制喝水,最起码应该保证人体水分最基本的生命保证,而不是不敢喝,如果水分不能保证正常,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只要不特意多喝水就行。

当然大家没有习惯测量体重,简单说就是看尿量,尿量少量,说明体内水过多,那么就得加利尿剂,或适当减少喝水。

如果发现脚肿了,或下肢浮肿,那说明体内水分已经很多了,必须就诊,找专业医生调整治疗。

总之,只有心衰患者才需要特意关注喝水和尿量。同时也不是心衰患者必须少喝水,只要不过多喝水,且注意测量体重,或观察尿量即可。

更多相关建议:
酷暑难耐的夏日,急诊来了一位昏迷的大爷,据家人口述,大爷一直有心脏病,晨练太极后,觉得口渴就猛喝了一杯水,突然感觉胸闷心慌、端坐呼吸、大汗淋漓昏迷过去了,还好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逃出生天。水是大自然中的生命之源,却也是诱发心脏病患者大爷昏迷的元凶。接下来,笔者就来聊聊心脏病与限制

酷暑难耐的夏日,急诊来了一位昏迷的大爷,据家人口述,大爷一直有心脏病,晨练太极后,觉得口渴就猛喝了一杯水,突然感觉胸闷心慌、端坐呼吸、大汗淋漓昏迷过去了,还好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逃出生天。水是大自然中的生命之源,却也是诱发心脏病患者大爷昏迷的元凶。接下来,笔者就来聊聊心脏病与限制饮水的关系。

心脏病的定义

心脏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和心脏有关疾病的统称,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等。最常见的有与心脏跳动为主的心律失常,与心血管有关的冠心病,与心肌有关的心肌病,心脏瓣膜有关的瓣膜性心脏病。

所有心脏病患者都要限制饮水吗?

只有心衰患者需要限制饮水。正常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规律的将血液从心脏泵出,然而大部分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最后都可能会发展为心衰。一旦心脏衰竭,患者就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体内水分较多导致的相关症状。如果还大口大口的喝水,就会雪上加霜般的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衰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心衰患者应注意保证水的出量与入量的平衡,这样才不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保证心脏的稳定性。

限制饮水后要注意哪些?

如果自己察觉到体重浮动较大、尿少了、下肢浮肿等异常情况,说明体内水分多了,建议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不是所有心脏病患者须限制饮水,而是心衰患者一定限制喝水,且要注意喝水方式,不宜过猛,应少量多次,每次间隔两到三个小时,不喝烫水、凉水甚至冰水,不然真的很“伤心”噢!

参考文献

[1] 程蕾蕾.心衰患者喝水太猛小心心脏“罢工”,家庭医生报,2017-10-16.

更多相关建议:
首先澄清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病人都要限制饮水。只有发生了心衰的病人才需要限制水的摄入,医生会非常关注这类病人每天喝了多少水,输了多少液体,小便量是否有增加,体重是否减轻了等等。今天徐医生就跟大家详细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什么是心衰?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需要了,并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病人都要限制饮水。只有发生了心衰的病人才需要限制水的摄入,医生会非常关注这类病人每天喝了多少水,输了多少液体,小便量是否有增加,体重是否减轻了等等。今天徐医生就跟大家详细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什么是心衰?心衰有哪些病因呢?心衰的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呢?

限制饮水是心衰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因为心衰时心脏功能下降,液体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已经很疲惫的心脏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限制液体的摄入,同时还需要增加液体的排出(主要通过增加尿量来实现),而且出量要大于入量,这样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了,心脏负担就减轻了,心功能得到改善,病人的浮肿才能消退,胸闷气短的症状才能逐渐缓解。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更多相关建议:
心脏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这个题目涉及的患者有点多了,其实并非所有的心脏病病人都需要限制饮水,仅仅是一部分心脏病人需要限制饮水,尤其是心衰比较严重时,更要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如果说所有的心脏病人都要限制饮水,那其实是对很多人的一种误导。限制饮水的心脏病人,主要是心脏功能下降的心脏病

心脏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这个题目涉及的患者有点多了,其实并非所有的心脏病病人都需要限制饮水,仅仅是一部分心脏病人需要限制饮水,尤其是心衰比较严重时,更要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如果说所有的心脏病人都要限制饮水,那其实是对很多人的一种误导。

限制饮水的心脏病人,主要是心脏功能下降的心脏病人群。

我们日常都说,在没有特殊限制条件下,适当多饮水对身体有着很好的作用,而且医生也鼓励很多人,日常要多饮水。

而心脏病是所有心脏不好的人的总称,它包括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还有心肌疾病,包括心肌炎等;再者心律失常类疾病,包括心房纤颤等。还有心脏瓣膜病,扩心病等等。

这些心脏急病,并非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比如年轻人出现的室性早搏,心律不齐,没有症状时,虽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也可以称为心脏病,这时候多数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对水分有特殊禁忌。

但是在心脏功能下降,尤其心脏功能受损,出现心力衰竭时,那就要注意避免过量饮水。

我们来说说心力衰竭这个问题。

心力衰竭其实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能力的下降,表现在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下降。

心脏功能的下降,带来的是心脏收缩能力下降,这样就会使心脏供血能力下降,动脉的血液灌注就会不足。同时,心脏舒张能力的下降带来的是回心血量的减少,静脉系统血液就会充盈淤积。

长期如此,就会带来明显的心衰症状,比如稍活动或劳动即感心慌、胸闷、气促;有时平躺后憋闷厉害,平躺后咳嗽,病人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喘憋或者咳嗽减轻;有时出现心情烦燥,焦虑或有恐惧感。而最主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出现身体水肿。

所以说,心力衰竭时,患者就应该减少水分摄入,尤其这类患者输液时,更不能输入液体过多过快,会加重心力衰竭发生。而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等等,是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这些人输液时都应该注意液体摄入量。

为什么心力衰竭需要限制饮水?

日常正常人,每日摄入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是平衡的,摄入水分多时,排除水分也会相应的增多。

如果心力衰竭的患者,由于身体循环能力下降,血液容易在静脉积聚,所以说,如果摄入大量的水,不能通过有效的循环来代谢出去,就会造成水分摄入大于排除,就会加重心力衰竭,过多的水分就会引起身体水肿出现,会引起心衰症状的明显加重。

再者,对于心力衰竭的病人容易出现“水钠潴留”,钠盐限制,也会出现低钠血症,而身体水分的保持是需要钠来起储水作用的,钠的减少,身体需要水分也应该减少,摄取过多水分,同样加重心衰。

心脏病的人如何预防心脏功能下降,避免出现心力衰竭?

首先来说,几乎所有心脏不好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心衰发生的可能,所以说,出现心脏病时,就应积极预防、检查和治疗。

再者,力所能及的参与锻炼。很多心脏疾病出现,在休息和运动时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既不能完全不运动,更不要运动过量,带来心脏负担加重,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力所能及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功能。

再者,对于饮食,心脏病人更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饮食管理中,低盐低脂低油饮食,避免过量饮食,平衡饮食,适量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等摄入。同时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再者,对于水分,除了心衰患者,其他人应该充分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一般情况下,摄入1500-2000ml就可以。

再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尤其心脏疾病,对于充分规律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良好心情是心脏病控制的重要环节,切勿过于愤怒,紧张,避免长期压力增大,学会释放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对于心脏病人的饮水,如果出现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时,应该注意限制饮水,甚至还需要记录出入量,这都是对预防治疗心衰的必要的环节,但并非所有心脏病人都要限制饮水。心脏病人日常务必做好疾病控制,预防心力衰竭发生。

我是@全科医聊,码字不易,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支持关注!

更多相关建议:
心脏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最常见的心脏病限制饮食是由于心功能不良导致的心衰出现循环血流量不足,出现下肢水肿胸闷气短,出了胸闷气短,液体大量以后排不出,心脏的负担增加就会加重,体现全都发生了。引起心衰的疾病,可能就以下原因导致的。●感染,长期感染诱发肺感染,肺心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心脏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最常见的心脏病限制饮食是由于心功能不良导致的心衰出现循环血流量不足,出现下肢水肿胸闷气短,出了胸闷气短,液体大量以后排不出,心脏的负担增加就会加重,体现全都发生了。引起心衰的疾病,可能就以下原因导致的。

●感染,长期感染诱发肺感染,肺心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下降。

●液体进入过多,特别在一些静脉输液的时候,液体过快就会增加循环血容量的血容量充过度充盈,液体量排不出,去诱发自身的吸收。

●心律失常,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室早,房早,房颤,长期心律失常就会增加心脏功能的下降,出血双下肢水肿气短。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就会引起心脏变肥,变后又把心房的扩大,心室结构的改变以后就会影响心室出入量的变化,影响心功能减低。

心衰病人为什么限制水的摄入量?

●大量的液体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肺功能循环障碍,压力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右心室的肥大,既要引导性功能下降出现双下肢水肿,除了计算摄入量以外还需要计算出入量,如果是病人进入的液体量大于出量,说明液体排不出去,这个时候需要控制进水的量。

●这也就是心衰病人必须基于24小时输入量的原因,根据液体的摄入量以及出入量评估,最理想的状态是入量小于出量。这个状态基本上就保持体液的平衡,减少液体的楚留香。

●除了计24小时出入量,病人还需要监测每天的体重变化,一般液体储留的时候体重会迅速的增加,所以说最好保持体重的稳定,或者是比平时的体重要轻。

心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情,需要规范化长期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指标以及出入量的变化,肾功离子肝功的监测,同时也需要监测血压的变化,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指标,定期复查一针,根据指标调整药量,及时的复查指标,提高疾病的预后。

更多相关建议:
心脏病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呢?心脏病种类繁多,包括先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等等,无论哪种疾病发展到终末期都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衰的出现,此时患者就需要不同程度的限制饮水,原因何在呢?什么是心衰?心衰是心力衰竭或心泵衰竭的简称

心脏病病人为什么要限制饮水呢?

心脏病种类繁多,包括先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等等,无论哪种疾病发展到终末期都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衰的出现,此时患者就需要不同程度的限制饮水,原因何在呢?

什么是心衰?心衰是心力衰竭或心泵衰竭的简称,是指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表现为心脏在单位时间内的泵血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

心衰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神经激素调节的变化,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体内水钠潴留。

水钠潴留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的前负荷会进一步加重,这与心衰的治疗原则相矛盾。

心衰说明心脏的负担过重,此时我们需要减轻心脏的负担,既包括前负荷(容量负荷)也包括后负荷(外周血管阻力)。

心衰时如果我们不限制饮水,由于机体自身存在的调节机制会导致过多的水储存在体内、增加血容量和心脏的负担,因此不利于心衰的治疗。

综上所述,心脏病病人在出现心衰时需要限制饮水,因为过多的饮水会加重心衰。

更多相关建议:
心脏病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统称,我估计很多心脏病病人还不清楚哪些心脏病需要限制饮水,但是在心脏病当中确实有一种疾病是需要限制饮水的,今天咱们就走进心脏病,看一看哪一种心脏病是需要限制饮水的?一、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要限制饮水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心脏病来说,并没有对引水要求严格限制,尤其一、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要限制饮水二、并不是所有的心衰都要严格限制饮水三、限水只是心衰患者需要一个注意点

其实对于心衰患者来讲,并不是做到限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限水只是心率患者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的其他事项,也需要同样加以注意。比如避免受凉和劳累,比如避免感染,比如严格服药依从性等等。

绝大多数的心衰患者都是需要和心衰终身为伴长期服药的,而生活方式当中加以注意,会减少心衰的发病和住院次数,进而对我们改善生活质量不无裨益。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更多相关建议:
确实,当我们患者收入院的时候,一般都会开立医嘱:记出入量,以及:测体重。字面意思,出:一般就是指排出的尿量,有时有稀便时也算在内。入:就是进入体内的液体量。包括口服的水,奶,粥,静脉的输液等等都算在内。我们会要求患者每次饮水之前或者排尿之后,用量筒或其他带有刻度的容器去测量液体量

确实,当我们患者收入院的时候,一般都会开立医嘱:记出入量,以及:测体重。

字面意思,出:一般就是指排出的尿量,有时有稀便时也算在内。入:就是进入体内的液体量。包括口服的水,奶,粥,静脉的输液等等都算在内。我们会要求患者每次饮水之前或者排尿之后,用量筒或其他带有刻度的容器去测量液体量。最后记在这么一张纸上面:

记出入量这件事,在其他科都会有,但是真正将出入量挂在心上作为治疗指导的,只有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

那为什么我们这么关心一个患者的出入量呢?

首先,简单点说,喝的水也好,排出的尿也好,影响着血管内血液的容量。喝的水,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容量的增加;血液进入肾脏,通过肾脏的滤过作用,滤出一部分水,溶解着各种代谢废物,形成了尿,血容量也会相应降低。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心脏功能有很好的储备,血容量多点少点没关系。但是对于一个心脏功能不算好的患者,心脏储备很少,对血容量的改变会很敏感。表现在血压波动,心率变化,甚至有时出现心律失常。因此我们在查房时候,会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记准出入量,不要敷衍。那我们靠什么来判断患者出入量是不是记准了呢?医嘱第二条:称体重。按理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出量>入量,体重肯定会减轻的。之前碰到一次,一个患者每次查房时候都能出入负平衡500ml左右,连续一星期,但是每天称体重,都没有明显减轻,甚至一周之后还比入院时侯重了2斤。再一问,测量液体的时候都是用眼睛估算的,根本没有用量具,误差大到不能信,把主任气个半死。

那出入量维持在什么水平为好呢?

说实话,水作为生命之源,对人体代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少的水摄入不足以代谢出人体的废物,还会因为血容量减少使血压降低。因此,需避免一个误区,饮水千万不是越少越好,我们通常认为,可以满足一个人正常生活的每日摄水量在30~40ml/kg,一个普通人正常体重大概60kg的话,一天摄水量在1800~2400ml。因为大部分住院患者活动量不大,通过汗液蒸发量较平常少,因此通常我们取此值下限浮动,1500~2000ml。而出量,则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调。如果患者是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脏处于超负荷状态,利尿速度得快,一天负平衡1000ml(尿量3000ml左右)都是可能的。而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脏已经相对适应目前工作强度,逐渐脱水,每天-300~-500ml,更利于血压稳定。而对于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不要一味只注重负平衡,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导致的急性心梗。

我是酱油,北京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医师,热爱科普,欢迎关注或留言,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解答的!

更多相关建议:
这其实是个误解,并非所有心脏病患者都需要限制饮水,只有当心脏疾患进展到“功能衰竭”的地步,也就是患者出现了所谓的“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衰”时,才需要对平日里的饮水量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生命体的存活、发育以及一切生理活动的维持都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支撑,但这些能量和物质却是通过血液

这其实是个误解,并非所有心脏病患者都需要限制饮水,只有当心脏疾患进展到“功能衰竭”的地步,也就是患者出现了所谓的“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衰”时,才需要对平日里的饮水量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生命体的存活、发育以及一切生理活动的维持都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支撑,但这些能量和物质却是通过血液的流动运输至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而血液之所以能够做到不间断地向全身各处输送能量和物质,则是由心脏的不断搏动提供的动力,对于正常人而言,多喝些水促使血容量稍大一些也没太大关系,健康的心脏可以通过有力的搏动为血液的正常供应提供更大的动力;

然而,心脏功能的大幅度衰减却使心衰患者根本无力承担更大的负荷,所以,减少水分摄入以维持血容量的稳定也是降低心脏负荷、缓解病情的一种干预方式;

通俗来讲,心衰患者的心脏能够维持现状就已经很困难了,基本上已无力再去承担更多的负荷了,所以,尽量维持患者体内水分的相对衡量,避免血容量出现太大的波动,才能保证心脏较长时间的处于稳定状态,从而防止因为突然增加的心脏负荷而导致病情恶化,那么,监控心衰患者水分摄入及排泄情况就很有必要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限制饮水并非不让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所以,水可以喝,也必须喝,只是不能刻意多喝,当然,医生会告知患者如何去做,吃多少、喝多少,这些都是可以算计的;

其实,就像题中所述,最简单的监测水分相对衡量的办法就是记录患者每日的饮水量及排尿量,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便可;

另外,心衰患者患病期间自身体格的些许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体重,若条件允许,最好能够做到每日测量并记录体重,防止水分摄入过多而不自知;再有就是下肢浮肿的情况,同样提示患者身体存在液体潴留,需要尽快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