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到两岁就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确诊了,就真的是自闭症吗?

一般医院两岁以下的不会确诊的,只是会做一个能力评估,给出建议而已。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儿子就是这么一个特别的存在[捂脸]

一岁四个月去医院做了能力评估,语言及社交能力大大落后于普通儿童。虽然医院没有确诊,但是我们自己心知肚明即便不是自闭症,但明显的能力落后也是不正常的。一岁七个月开始去干预学校上课,现在已经两岁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简单的指令有些能听懂,能安坐,能模仿发音,眼神对视明显好转,对人关注提高,唤名大部分时间有反应了。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医院的那一纸诊断我根本就没有在意,且后来我也没有再去医院做评估,因为孩子的落后我们是明显的能看出来的。不管医院有没有确诊,家长的处理方式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尽早的进行干预,才不会错过孩子的黄金期。及时的干预介入,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孩子的能力,甚至能摘去这顶帽子!

决定干预,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投入大量资金的准备,就要做好面对他人不解的准备,就要做好孩子可能也许不会好的心里准备……做好了这些准备,请马不停蹄的开始帮助你的孩子。

最后,你的孩子或许不完美,但请你接纳你孩子的一切。

更多相关建议: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是以明显的社会交往,言语交流异常及刻板重复的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如何发现自闭症?

① 首先如果宝宝是不会说话,也和家长交流少,首先要排除宝宝是否有听力问题,其次与舌系带过短、腭裂、唇裂及鼻部、喉部等疾病有关,需到专科门诊排除。

② 排除了听力和发音器官的问题,文中提到孩子父母因条件优渥,所以导致自身优越感使得不愿和其他人接触,所以需要再考虑是否环境的语言刺激不够、神经发育问题等等造成的。对于语言学习,也要及时就诊进行干预训练。

另外宝宝具体现在多大了?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吗?语言能力如何?宝宝在不同年龄的行为、语言能力、交流等都是有差别的,家长可以根据以下信号来判定。

1: 0-6月龄左右的宝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孤独症的征兆了

①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贝时,宝贝却总是“呼之不应”。

②目光涣散、难逗笑,不与父母对视,

③全身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障碍。

④抱着时身体发软或发僵,打挺,拒绝家人搂抱或身体接触。

2:7-12月龄时宝宝的表现

①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与父母或其他人没有目光注视或目光交流较少。

②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宝贝不会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

③不认生,无法识别父母,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

④各项运动发育落后,动作笨拙。如7-8个月还不会坐,不会伸手拿玩具,12个月不会扶站,不会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取小东西。

3: 1-2岁时宝宝的表现

①与人没有目光注视或目光注视较少,叫名字没反应,很难与人互动,对其他儿童不感兴趣,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

②兴趣范围狭窄,只喜欢一种或几种物品。

③做游戏时不会模仿别人,不会展示自己,不懂分享。

④缺乏共同注意,不会玩假装游戏。

⑤语言发育落后或退步,如12月龄之后,对语言指令没有反应,不会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近2岁仍无语言出现,或有语言,后来慢慢不会说了。

⑥运动、认知、手部功能等发育落后。

4:2- 3岁左右时宝宝的表现,我们要注意观察宝贝的兴趣和行为

①如宝贝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②孩子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车轮,单调地摆放积木块或物品,不能正确玩玩具

③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面对宝贝们通常喜欢的动画片,儿童节目,动画电影则毫无兴趣,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就需要父母们引起重视了。

如果宝贝出现上述症状,我们该怎么办呢?

1、家长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要尽早就医,并尽早进行专业的干预,为孩子今后融入社会创造可能性。

2、家长要配合专业老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干预不能仅仅是机构上课时才做,而要融入到家庭生活中来强化。

最后,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孤独症的孩子,给他们更多包容,不要有歧视。

更多相关建议:
【特别声明:此文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完全本人码字原创,搬运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谢谢!】

更多相关建议:

原则上来说,自闭症的诊断要在三岁以后,一般大的医疗机构在三岁之前都不会给自闭症一个确定的诊断,比如说我的小孩在两岁时去医院给的诊断结果就是疑似自闭症。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因为三岁之前小孩的,发育还未成型,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所以也不好给出明确的结果;其次,由于孩子的不配合,也很容易造成误诊;最后医生也不愿为此而承担责任,所以在三岁之前不会给出自闭症的诊断结果,最多是疑似自闭症或发育迟缓。

但是确实有一些孩子,在两岁之前也得到了自闭症的确诊,我想也有其原因的。第一,可能他的自闭症的症状太明显,诊断的时间长,比如说有的孩子从出生之后,每两个月都会去儿保科检查(我家二宝就是),所以经过长期跟踪诊断,是可以早点得出自闭症结论的,确诊并非十几分钟或半小时或半天的诊断就得出的;其次,在进入某些自闭症干预机构时,需要提供自闭症的诊断证明,那么为了这个证明,有些家长就会带孩子去一些医院,通过关系,或者给医生讲些好话,得到了这样的诊断证明,这些家长长期接触自己的孩子,经过学习了解,了解自闭症典型症状,自己就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是自闭症,同时机构一些老师,接触的自闭症孩子多,比医生更了解自闭症,他们看的也许比医生更明白,医生了解后经过一些检查,很配合地开出自闭症证明,也无可厚非;有些医院特别专家号,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可以更早一些开出诊断证明,准确率也非常的高。

就我自己来说吧,直到我家二宝出生后才发觉,原来正常孩子是这样的!居然可以这么聪明,即使没有语言,也能很好的和你沟通,用手指东指西,要你给他说那是什么,还不会坐起来时,对着他做凶的表情,也会吓地哇哇大哭,拿到玩具是会开心地望着你意思是∶看,我有这个。而大宝出生后一直没有这些沟通行为,还以为只是发育比别人晚点,如果能知道那些细节,可以更早进行干预了(我家2岁半进的机构)。

至于两岁之前就诊断出自闭症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我想无非三个结果:第一个结果确实是自闭症,并且一直在干预训练中,这个说明当时的诊断是正确的;第二个结果是发育迟缓也一直在干预训练,发育迟缓也需要干预训练,有很多自闭症干预机构,同时也收发育迟缓的小孩;第三个结果就是正常小孩儿,出了自闭症干预机构之后正常地进入幼儿园小学读书,有些自闭症机构说治好了多少自闭症孩子,我想大都这一类孩子,即发育迟缓的孩子被午诊为自闭症,而发育迟缓经过训练大都能赶上来,赶上来以后当然就是正常小孩啦!至于完全正常的孩子被误诊为自闭症的机率基本为零了,除非医生犯傻。

所以早干预治疗并没有错,因为自闭症与发育迟缓的干预手段也差不多。 还要说明一点,进自闭症干预机构一定要进正规机构,事先了解一下自闭症的知识即干预训练方法。有人说孩子那么小就去折腾也不对,正规机构大都有丰富的经验,也很有爱心,我女儿从两岁半开始换了四个机构,也认识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不少好的干预方法。至于那些不正规机构如大前年广州名为“天道正气”自闭症康复机构发生的四岁男孩大热天拉练20公里死亡事件,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更多相关建议:

我是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深度陪伴孩子很多年。一般三岁前不确诊,但是不确诊不代表父母可以放任孩子自由发育发展。作为父母,我们很难从情感上接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会不由自主找很多理由才证明孩子的各种优势,即便权威医院权威专家诊断提示了,在相当长时间内父母都是很难认同孩子有这些问题,而且家长会天然想听假自闭、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自闭等等言论,也非常喜欢将很多成就很高的如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名人认为是自闭症,以此宽慰深陷恐慌与不安中的自己。

由于我们的日常经验有限,绝大多数父母在做父母前都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因此对普通儿童正常发育发展规律的认知并不全面客观,对儿童各个月龄对应的行为、语言、运动、精细等等各种能力发展的里程碑并不清楚,对我们习以为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社会交往行为并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认知和判断,事实上正常发育发展的儿童确实占大多数一般父母也不了解人类就生生不息发展过来了。糟糕的是,一旦我们面临的是发育节奏出问题或者发育障碍的孩子,根据我们日常累积的育儿经验和生活经验,就无法及时辨别这些发育节奏紊乱及发育障碍的孩子在上述能力上,特别是社会交往上出现缺损或者部分缺失以及发展不足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意味着怎样的影响?我们父母一方面缺乏普通儿童正常发育的一般规律作为标尺对照,即便儿童发育偏差已经明显仍不能察觉,即便发现异常去就医也很难从情感上接受;另一方面我们一般家长确实不清楚孩子们在幼年事情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本能和能力缺损会给孩子未来带来多大影响。因此,三岁前即便是自闭症干预的黄金期但是能及时把握并进入良好干预通道的家庭所占比重并不太乐观。通常,三周岁一般儿童发育已经突破了很多里程碑,家长才能比较清晰感知到孩子的不同和压力,而自闭症由于是神经系统发生故障具有隐蔽性三岁前行为诊断孩子变化大,到了三周差距也明显了,因此三岁后一般医院才给孩子确诊。

很多家庭会花较长时间处理绝望痛苦情绪,会花不少时间精力纠结诊断结果,甚至病急乱投医会在错误干预治疗上反复试错,等家长真的觉醒时孩子已接近学龄,而孩子许多基础能力还没发展出来甚至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倒退,这些悲剧时有发生。

我孩子三周半才诊断,由于他长相俊美眼神有光阳光活泼,加上语言出现得早,拥有优秀的机械记忆力,表现得早慧,其实一周岁就症状明显由于我不懂自闭症孩子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根本不懂社交的内涵外延和不同年龄段对应的能力阶梯,以至于错误认为孩子只是个性特别而已。即便是现在,他已经十岁,普通大众看我发的视频绝大多数都会觉得大人多虑孩子好得很,这其实源于视频录制的片段不能在多环境下反馈一个孩子的困难,特别是互动社交上存在的质损。我们要坚信,天下任何一个父母内心都无比渴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

然而,作为过来人,特别是作为因为自己认知不足而错过0-3岁早期干预的中大龄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我力荐家长不用在意孩子是不是自闭症这顶帽子,而是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发育发展,当出现能力不足时无论他是不是自闭症或者其他问题,都需要父母更加系统学习科学干预知识,坚持家庭康复。

特别强调:在我们还不太会教孩子的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可以根据家庭情况酌情借鉴机构康复,但是这一定是一个短暂过渡期,父母务必把自己当主体学习对象,加持长期家庭康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前提是父母必须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必须坚持执行。同时,一定要安排好家庭生活,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砸锅卖铁一定错了!

每个一个康复得不错的孩子,一定是孩子自身潜力不错、得到及时长期科学系统干预,老师专业父母也日趋专业并能长期坚持,且能随着孩子成长在不同时期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支持。

我的建议是:孩子两岁多,正式黄金干预期,别纠结是与不是,而是父母开启学习成长模式干起来!

更多相关建议:

你好,两岁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说明孩子的症状还是比较突出的。

虽然说自闭症也有被误诊的可能,但是一旦医生诊断了,我们就要为孩子做好两手准备了。切忌为了自己扥疑心而对孩子进行反复的诊断和质疑,耽搁了孩子的最宝贵的干预时间。

孩子两岁,年龄还很小,如果要干预的话,抓住早期干预的机会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现在不要像孩子是不是一定就是自闭症的事情,而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越来越好。

在选择机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尽量选择正规一点的残联定点的单位,离家近一些,可以保证我们的生活方便。

家长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基本的康复和训练知识了,不要觉得把孩子送进机构里,就没事了,家庭的干预有的时候比机构的干预还要重要。因为在对专业知识的把控上,可能我们不如机构,但是在对孩子的了解和认知上,机构是不如我们家长的。所以,要珍惜和孩子一起训练的机会。

在家干预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可惜学习应用行为分析法,每一个指令都采用分解,强化和辅助训练的步骤进行训练,并且要注意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只要前面有希望,我们就要坚持下去,为了孩子!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咨询我!

更多相关建议:

如果确诊是自闭症,预后怎样也要看孩子本身是边缘化自闭症,还是中度或者是重度,这个跟年龄有关系,但也没多少关系。

举例来说,孩子如果是重度的,又携带智力低下,就算是两岁就确诊了,康复起来未必就比三四岁确诊的轻度自闭症要好多少。

自闭症儿童一个孩子一个样,虽然每个人的核心障碍的都是那三种(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但是携带的其他特征都各自不同。

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单项兴趣异常突出,但并不代表孩子就摆脱了自闭症,他仍然会被三大障碍困扰终生,有的孩子学习上存在严重障碍,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记东西也记不住,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唱歌,比如跳舞,比如绘画等会有特殊的表现。

2016年世界自闭症日那天,我去观看明星募捐晚会,现场看到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上节目,长的一表人才,不开口,在那站着,你完全看不出他是自闭症患者,那是一位算是预后较好的小伙子,从小接受干预,现在是烘焙店的一个员工,轮到他上台的时候,一开口,你会发现,自闭症孩子原来长大了也是和正常孩子有区别的:语言需要旁边的家长提示,表情和行为举止木讷僵硬,一看,当下我心凉了一大半,原来就算长大了,也未见得就能恢复成正常孩子的样子。

从那天起,我看见了自闭症跟随一生的例子,也对自己的儿子有了更多的思想准备和打算。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智商没问题的自闭症儿童,不能够正确理解人情世故,不能够建立正常社交,举例来说,就比如一个正常人,失去了一根胳膊,就算大脑没问题,去指挥那根胳膊完成某项活动,可是终究还是做不到,这就是自闭症孩子,智力就算没有问题,可是其他神经元发育的参差不齐,该发育的没发育,发育起来的又超出了正常水平,所有就有了少部分的高功能自闭症,具有特殊才能。

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总之,两岁的孩子确诊了的话,家长要有任重而道远的思想准备,如果他属于边缘化,两岁能够确诊,还是要庆幸的,这种情况预后应该自理没问题,将来也可以融入到小环境里去工作,至于三大障碍,还是会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

更多相关建议:

十分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的!不是医院诊断是自闭症,孩子就一定是自闭症。

说句难听的,这世界上哪里来的这么多自闭症的孩子。

现在网络很发达,一搜一堆,大概都知道了自闭症的一些症状,但是我说的两种,症状和自闭症差不多,但就不是自闭症:感统失调和发育迟缓。

我们知道自闭症有一下特征:

你把感统失调的孩子套上去,这些症状也都符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的女儿就是被诊断为自闭症。

我先说下孩子是怎么被诊断成为自闭症的。大约在18年,去医院做的测评。一起有两个项目:

第一项目:医生让孩子认识一些积木颜色之类的,包括测试一些运动项目之类,如果低于某个分值,就是自闭症;

第二项目:家长根据孩子家里的表现做一个选择题,得分低于多少的也属于自闭症。

这个最吊诡的地方在于,这个完全不科学啊。

就算孩子是个正常孩子,假如我的孩子那天有起床气,或者心情不好,不肯医生做检测,那是不是测评出来以后就成为了自闭症;

第二项目我感觉还靠谱点,因为长期孩子的表现家长也能看在眼里,大概是什么样能清楚。

确定孩子有了自闭症以后,我们赶紧联系康复机构。仔细甄选了一个康复机构,第一天孩子去做测评的时候,老师给出的意见就是不是自闭症,但是是感统失调。

于是跟着在机构里做正常的康复,大概半年老师就让孩子回归幼儿园。老师的解释是:她的能力已经达标了,这里教的是有自闭的孩子,让她回归正常的孩子队伍里会恢复更快。到目前为止,已经正常在上幼儿园了。

我想大家的心情都一样,当接到孩子背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感觉天要塌下来了,我当着医生的面直接就哭出来,我记得大概是哭了有半个小时,后面是老公搀扶我出来的。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

第一,自闭症这种去专业的康复机构做测评,医生在这方面未必比他们专业。这个不是说医生医术不精湛,而是术业有专攻。那些天天接触自闭症的机构比只是偶尔接触到的更加专业一点。你去看自闭症目前医院挂号是不是只能挂生长发育科,从来没听说过可以挂自闭症科吧;

第二,如果2岁就发现了,那么是最好的人工干预机会。2-6岁一直干预的话,是大概率能恢复到正常孩子的至少90%吧。我家孩子感统方面的问题,所以从4岁多开始干预的,现在也没啥太大的问题了。

所以,如果被确诊了,也不用着急,孩子还小,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康复的。只是家长会带得比较辛苦一点,但是为了孩子,值得!!

更多相关建议:

不一定的!三岁之前的孩子,如果不是症状特别明显突出的,医生不会轻易下结论自闭症的!

对于说话晚,大运动差等等的孩子,医生都会说发育迟缓,根据测评来确定迟缓程度。然后让回家,以家庭为主,干预三个月到半年,再复查!因为孩子都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一旦进步,很快很快!所以与其纠结是不是自闭症,能不能好?是不是换家医院再查一遍?不如在家多耐心的陪孩子!有经济能力没有时间寻找机构老师,一起帮着孩子成长!我想说的就是父母陪伴,不可或缺!

更多相关建议:

前几天跟一个所谓自闭症孩子呆了一天 。

孩子刚开始不说话,跟我熟了之后,非常喜欢说话,也非常想跟我在一起玩。他不愿跟小朋友说话,因为他说的东西,其他小孩都不懂,其实我也不懂,类似二次元的漫画。我跟他学。

另外,他体内有很深的情绪压抑。一直在身体里压着,却释放不出来。这个情绪会让他做一些动作,这个动作不是他能控制的。也能感觉出来,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他有克制。

我给他妈妈提了建议,第一,孩子有情绪,以后一定要孩子情绪疏导出来。

第二,父母的互动模式,一定要改变。

我们是做青少年教育的,专一解决孩子叛逆,厌学,网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