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药效开始下降后怎么治疗?

  西安市民高女士今年66岁,以前是小区里出了名的“麻利人”。 11年前退休后,每天在家照顾孙子、锻炼身体。可好景不长,9年前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动作变得比较慢,左手颤抖还有症状。她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没有在意。

  “后来过了半年,我的手抖幅度越来越大,动作也越来越慢,整个生活就像是电影里的慢动作。”高阿姨说。

  过了两年,高阿姨又相继出现了行动缓慢、上肢颤抖、走路不稳、走路向前冲刹不住等现象,她终于意识到可能不是小病,就到医院检查。到医院后,做了CT、MRI都没什么问题,医生给她开了活血化瘀的药。但这些药对高阿姨的症状基本没有改善作用。6年前,她前往唐都医院,经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确诊为帕金森病,随后进行药物治疗。起初药物的效果很好,服用少量的药物之后她的症状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再后来,药物有效期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她的精神上也有焦虑抑郁倾向。今年2月再次进行调药后,王学廉教授告诉高阿姨,药物调整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在了解了相关手术知识后,她与家属决定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王学廉教授主刀为高阿姨进行了脑起搏器外挂测试手术。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她的帕金森症状大为缓解,“慢、抖、走不稳”现象基本消失。在证实脑起搏器对症状确实有改善作用后,王学廉教授为她进行了电池植入。术后高阿姨的身体恢复得很快,抑郁焦虑情绪也得到缓解。一个月后脑起搏器开机,她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一个正常人,走路、做家务都利利索索的。

  王学廉教授说,帕金森病患者刚开始都需要吃药治疗,控制“抖、僵、慢、走不稳”等运动症状。患者吃药之后,运动功能几乎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甚至周围人都看不出这个人患有帕金森病。这叫作药物的“蜜月期”,一般会持续三五年。随着病情的进展,药效会慢慢下降,或者只有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药效,说明“蜜月期”将要结束了。

  “药物的蜜月期结束后,可以选择做脑起搏器手术。脑起搏器手术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如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 减少症状波动,对运动症状的控制长期有效,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王学廉说。

■西安日报记者 王超

更多相关建议:

刚发现的时候就可以用中医治疗,治疗过程中以下丹田为根本,以中宫为手段,保持督脉通畅。

更多相关建议:

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在早期、中期和晚期,病情变化较大,每个阶段有相应的病情特点,治疗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以药物为主

药物都只能暂时控制症状,而无法阻止病情的发展,绝大部分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药效会逐步下降并出现比较明显的毒副作用。

所以,帕金森患者需要积极寻求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尤其是长期药物治疗疗效明显减退,治疗“蜜月期”结束,或出现严重的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剂末现象等患者,应考虑进行手术评估,手术治疗。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和学者共识都是:DBS手术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术(DBS),又称脑起搏器,是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改善、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可控、可逆等优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动作失调、肌肉僵直及(或)震颤的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绝大部分患者因接受了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运动症状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的甚至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其照料者也可以从繁重的照料工作中解脱出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更多相关建议:

是血液病,找民间医生治疗才能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