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升糖指数高,糖尿病友怎么喝对血糖好?

小米粥升糖指数高,糖友怎么喝对血糖好?

相信大家都喝过小米粥,小米熬成粥后黄香柔滑,回味悠长,喝之满口生香,老少皆宜。小米作为一种粗粮,是比较适合糖友食用的, 可是有糖友会说:喝小米粥,不就像喝糖水一样么?不都是高升糖的食物吗?相比于燕麦、荞麦、豆类来说,小米粥的升糖指数的确是高了点儿,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小米就不值得吃了呢?当然不是。

食用小米对糖友有什么好处?1健脾养胃

关于小米健脾养胃的功效,应该很多人不感到陌生。中医认为,小米性味甘、咸、凉,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等功效,可以治疗反复呕吐、脾胃虚弱、泄泻等症。

2改善失眠

小米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色氨酸,色氨酸在人体内代谢后,会产生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度,产生一定的困倦感,因此常吃小米有预防失眠的作用。

3保护眼睛

小米富含胡萝卜素,100 克小米含有维生素 A 为 17 毫克,胡萝卜素为 100 毫克,而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 A,维生素 A 是保护眼睛的重要物质。常吃小米可改善眼干、眼涩、眼疲劳等症状。

4调节血压

小米富含 B 族维生素如叶酸、膳食纤维、钾、钙等多种营养成分,能起到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的作用,十分适合并发有高血压的糖友。

5预防缺铁性贫血

糖友平时常吃含铁量丰富的食物,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动物肝脏含铁丰富,但胆固醇较高,并不是糖友的理想选择。而小米比我们常吃的米类含铁量更高,虽然含铁量不及动物肝脏,但日常经常食用,也能够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功效。

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说,小米的营养颇为丰富,是一种养身保健的好食物。凡是主食,吃多了都会升高血糖的,小米功效虽好,但也不能大量食用,糖友喝小米粥更是要掌握方法。

糖友怎么喝小米粥?

1、煮小米粥时加入适量其他杂粮、豆类和肉类,不仅可增加营养,同时还能降低小米粥的升糖能力。

2、粥不要熬得太烂。粥熬得越烂,精糊化程度越高,升糖会越快。

3、不在早餐喝粥。由于身体激素分泌的原因,早上血糖普遍偏高,而到了中午和下午,午餐和晚餐时间段,人体的血糖则相对平稳。因此,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

4、糖友喝小米粥最好搭配牛奶、青菜、豆浆等,这样合理搭配可以让食物的升糖能力下降,对稳定血糖有帮助。

5、糖友一次不可喝太多小米粥,最好不超过一碗的量。

小编寄语

平衡膳食一直是糖友的饮食原则,无论选择什么食物,糖友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因此糖友不要因为小米适宜食用,每天顿顿喝小米粥,要注意饮食多样化,摄入更多种类的营养素,会更有利于健康哦。

来源 东宝舒霖关怀

科室简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创立于1989年,在贾淑琴主任带领下成立,与消化科共用门诊和病房(内二科),2003年独立内分泌科门诊,艰难发展。2006年独立内分泌科病房,与消化科共用护理单元(十病区);医院任命任卫东担任内分泌科主任,内分泌科确立了以建成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团结协作的学习型团队为目标,开展了胰岛素泵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筛查,动态血糖监测等以糖尿病诊治为主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2011年内分泌科独立成立24病区,在任卫东主任带领下快速发展,先后开展了甲亢碘131治疗、骨质疏松症、矮小、内分泌高血压、垂体疾病、性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专业疾病诊疗,成为一个兼有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以治疗内分泌疾病为特色的专业科室。

内分泌科现有医生1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在读博士)2人,医生均为研究生学历。有护士1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有2名护士持有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证。

内分泌科年门诊量4.3万人次,目前门诊开设了生长发育(矮小)门诊、内分泌高血压门诊、糖尿病宣教(免费)门诊、肥胖专病门诊、甲状腺专病门诊,内分泌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

内分泌科病房床位65张,年住院2049人次。科室是国家卫计委授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内分泌专业)培训基地,是中华医学会授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共青团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曾多次获得过院级的“先进科室”、“先进护理集体”等称号。

内分泌科于2014年7月9日创立了一附院内分泌科公众号,持续宣传健康知识,目前关注人数64352人,每天阅读量在10000人次以上。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9

无恒难以做医生,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学医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害人。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只限于分享专业知识和医学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者不应无偿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rwdlln@126.com,我们会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zhishi.cn/sijiyangsheng/view-17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