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有在吃药但反应迟钝记忆差怎么办?

感谢邀请,服用精神科药物确实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产生机制与其受体作用特点相关,无论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还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都无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上医生一般会首先考虑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药物,当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时通常会更换抗精神病药物。

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患病多年,需要长期服药维持血清药物浓度,从而控制精神症状的稳定;患者之所以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是由于大脑神经受体调控神经递质出现异常所致,我们的抗精神病药物通过作用神经受体达到改善神经递质分泌的目的,进而缓解精神病性症状;但药物在作用神经受体时也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比如胆碱M受体结合药物后会产生抗胆碱能作用,而病人则会出现视物模糊、便秘、口干、出汗减少、窦性心动过速、排尿困难等等;而当药物阻断多巴胺受体时,确实缓解了很多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如幻觉、妄想,但还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高催乳素血症,女性的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等;而阻断肾上腺a1受体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头晕等,很多患者感觉自己吃药之后没有力气,嗜睡,这是药物阻断了组胺受体H1引起的过度镇静,除此之外也可能导致病人体重增加。

问题中的表现是不良反应吗?

很多家属都会反映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药物后会反应迟钝,这可能就是最典型的椎体外系副反应,这是在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或者氟哌啶醇时最容易发生的表现,这其中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综合征、迟发型运动障碍等;由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属于高效价药物,病人往往需要服用很大剂量来控制症状,所以也更容易引起椎体外系副反应,而对于第二代药物来说,虽然这类药物很少引起,但并不是绝对,比较常见的是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次之,奥氮平和喹硫平较少出现,氯氮平是几乎不引起椎体外系副反应的。

看到上面的不良反应很多人会十分紧张,甚至认为抗精神病药物是毒药,但是大家其实可以放心,在临床治疗时我们对于不良反应的观察十分谨慎,如果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及时调整药物,更换治疗方案的;有些病人在多次更换药物后仍有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而且症状典型,顽固,这时我们会选在给予病人针对不良反应的拮抗药物,从而缓解不适感;除此之外如果病人服药后不良反应较严重,我还建议大家可以做一次基因检测,确定病人的代谢类型,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病人对于哪些精神科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做到精准治疗,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解答,希望给予您帮助,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