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目的是什么?糖化血红蛋白6.5%是什么水平?

糖尿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最主要目的是评估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水平!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就是血糖高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全身系统性疾病,那么,毫无疑问,糖尿病的治疗就是要把“过高”的血糖给降下来,并一直维持在一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血糖最常规的检查方法莫过于对血液中的糖含量进行直接测量,家用血糖仪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并且,越来越的人都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的重要性。然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只能够反映这一时点的机体血糖水平,而瞬时血糖的波动较大,且很容易受到进食、代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机体内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

这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这一指标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机体在120天左右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并且不受抽血时间、进食以及胰岛素或降糖药干预等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和血糖相互结合而生成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越高,则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越多,也代表这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水平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内,就已经被视为长期血糖控制水平达标了;而在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6.5%以内,被视为长期血糖控制水平达标!因此,6.5%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刚好处于这一标准值。

更多相关建议:
糖化血红蛋白6.5%达标与否因人而异需要注意的是:

  •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能反应抽血时的瞬间血糖值。糖化血糖蛋白高于目标值,需要重新制定降糖方案,但具体是空腹血糖未达标,还是餐后血糖未达标,需由空腹与餐后血糖决定。
  • 糖化血糖蛋白的检测受血红蛋白的影响,贫血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会受影响。
  •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近3月血糖的整体控制情况,故糖尿病治疗初期,每3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6月检测一次即可,无需频繁检测。

感谢阅读!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更多相关建议:
预期寿命较短、有频繁低血糖倾向、有较严重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医生建议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8.0%。

附表: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值的换算参考

注意,此表格不是实际换算关系,仅是参考范围。有少数血糖波动很大、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出现的患者,其血糖控制不达标,但其糖化值测出来可能是正常的。其次,糖化值也不是百分百准确,它还受到贫血性疾病、某些药物和维生素的影响。

希望小糖的回答对大家有用,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更多相关建议:

我是小鋆医生,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和糖类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与血糖密切相关,由于其稳定的特点(血糖相对来说波动较大,受各种因素影响),能够反应近2-3个月的血糖情况,对糖代谢控制状况和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优于血糖测定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糖尿病病情控制是否稳定的指标,也可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指标,欧美国家已经将其作为诊断标准,但我国仍未将其作为诊断血糖的特异性指标,目前依然将空腹、OGTT试验+典型临床症状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那么回到问题糖尿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具有监测病情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指标了解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是否稳定,也可预估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胎等的监督有重要作用。

那么糖化血红蛋白6.5%是什么水平呢?回答: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应小于6%,6.5%应该说基本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但如果您是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的,或者暂时不靠药物干预血糖的、合并妊娠的人群来说应<6%更好。

注意点:糖化血红蛋白≤10%,表示糖尿病病人血糖已得到控制,10%-16%之间表示为糖尿病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16表示为糖尿病病情未得到控制。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更多相关建议:
说明两点,这个值对于大多数糖尿病人来说还是很好的。但也要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病人自己有不舒服,或者监测一下血糖情况也很重要,还有就是病人自己的不舒服情况具体分析。

致力于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塞)慢性病的科普,说说中风的那些原因、治疗、康复,最重要的是预防。健康无小事,知道多一点,健康多一点,欢迎关注爱跑步的小医生。

更多相关建议:
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目的是查看过去3个月左右时间内,血糖的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6.5%,意味着血糖控制的情况还算理想,需要继续坚持。下面,“问上医”就为您详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这项指标的意义。血糖浓度超标对全身血管、神经都有一定的损害。通常,一段时间内血糖平均水平越高,危害就越大。然而,单凭测量几个离散时间点的血糖值,是无法准确知道体内血糖的真实平均水平的。单次血糖值只能反映抽血瞬间的血糖水平,这一瞬间值很容易受一时的饮食、运动、药物和情绪的影响,不能说明较长时间病情的全貌。想要准确掌控血糖的平均水平,需要一个能时时刻刻接触血糖,并最终反映出综合结果的指标。而糖化血红蛋白值就是这样一个指标。血液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这种蛋白质会跟进入血液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物质糖化血红蛋白。它包裹在血红蛋白上,就像一层“糖纸”。血糖平均水平越高,这层“糖纸”就越厚。糖化血红蛋白值是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这层“糖纸”在形成后不会轻易分解,更不会受短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影响。因此,只有糖化血红蛋白才能告诉医生,患者这段时间的药物控制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更换药物。通常,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血糖的平均水平,但是仍不全面。目前,评价血糖波动情况的最佳指标是血糖高峰与血糖低谷之间的差值。我们的血糖是一直在变化的。吃饭后血糖升高,餐后随着时间延长,血糖逐渐降低。血糖最高点多出现在早餐后1小时,而最低点出现在凌晨2~3点。一天以内,血糖波动幅度在3mmol/L以内为好,如果超过6 mmol/L,则血糖波动过大。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更多相关建议: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中国已经有过亿的糖尿病患者,还有更多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大家都知道,血糖高的人要经常测血糖,什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什么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糖化血红蛋白。福爸今天就科普一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就是红细胞当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液当中的葡萄糖结合之后的产物。血红蛋白和葡萄糖就像小情侣一样,粘到一起就不愿意放开,所以糖化血红蛋白非常稳定,反应了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数值是糖化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总量的百分比。

我们都知道,血糖的波动时很大的,有本身的生理性波动,有饮食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有降糖药物引起的波动。所以血糖不稳定的时候需要频繁测定血糖,用以评估药物和饮食对血糖的短期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以评估糖尿病的长期疗效。两者各有优缺点,需要配合使用。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小于6%。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就算血糖控制达标。超过6.5%说明过去三个月血糖控制不合格,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我是福爸,执业医师,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这里有更多实用有趣营养健康资讯。

更多相关建议:

大家好!我是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对糖尿病用药比较了解。

我们平常所测的手指血糖、或是抽血测的静脉血糖,都只能代表我们检测的那个时间点的瞬间血糖。

而糖化血红蛋白就不一样了,它代表着我们最近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它有什么临床价值?

1、它已成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之一。我国最新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的更新点之一就是:把糖化血红蛋白≥6.5%纳入了我国糖尿病诊断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院检验科,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出的糖化血红蛋白才能作为诊断标准。

而且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怀孕、艾滋病、贫血等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来诊断糖尿病

2、可以区分糖尿病和应激所致血糖升高。某些患者在手术、感染等特殊情况下发现血糖比较高,患者没有糖尿病病史、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之前也没有出现过血糖不正常,那这些患者的血糖异常是因为他有未发现的糖尿病?还是由于手术、感染等应激所致?这时候糖化血红蛋白的优势就出来了。如果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在4%-6%之间,那么考虑手术、感染等应激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可能性更大,那么患者不能够因为此时的血糖过高而被诊断为糖尿病。反之,如果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很高,那说明患者最近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很高,那么患者手术期间的血糖高并不是偶然,他很有可能本身就有糖尿病,只是之前未发现。

3、它是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我们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降糖药的效果不能仅仅凭一次血糖水平或者几次血糖水平,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空腹血糖和非空腹血糖水平良好,没有低血糖发生,说明药物疗效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贫血、怀孕等情况下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不准确。

我是三甲医院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对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甲状腺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等内分泌疾病的用药比较了解,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关注我吧,了解更多用药知识!

更多相关建议: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的一个子类,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持续又不可逆的糖化反应,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多少是血糖浓度、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所决定的。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反映患者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应用胰岛素等因素影响,可以有效地反应糖尿病患者近1-2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

若采用亲和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4%—6%。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时,说明患者持续存在高血糖水平,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会增高。

年龄偏大或患有高血脂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数值偏高,另外,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等对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在6.5%,稍高于正常值,但问题不大。可以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等明确血糖水平。

以下人群不宜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需要患者做太多准备即可准确反映患者近期的血糖水平,是比较人性化的一种检测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以下人群不宜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儿童和青少年;
  • 患有或怀疑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群;
  • 妊娠期女性;
  • 有糖尿病症状不足2个月的人群;
  • 有糖尿病患病风险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
  • 正在服用类固醇、抗精神药物等可导致血糖快速上升的药物的人群;
  • 急性胰腺损伤或进行胰腺手术;
  • 患有影响红细胞存活周期、血红蛋白数量或结构的疾病。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监测方法,如果没有要求空腹也没有喝糖水,那就是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了,也不用怀疑结果的准确性。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更多相关建议:

作为糖尿病患者,我们必须要做的检查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饮食、抽血时间以及使用胰岛素无关。由于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红细胞死亡前,血液中HbA1c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糖化血红蛋白的生成速度与 2~3 个月内血糖浓度水平成正比,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过去 2~3 个月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在 4.0%~6.0%。《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中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在6%-7%之间,所以通常把糖化血红蛋白 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

糖化血红蛋白在检查过程中虽然不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会受到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所以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所以当患者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血脂等基础情况时,本身的疾病也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偏高;溶血性贫血患者、慢性肾脏衰竭患者或血容量增加的普通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都可能偏低。

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能够反应检查前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长时间的血糖波动,对于血糖急剧变化的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反应不敏感。

所以糖尿病的治疗中,不仅仅要查糖化血红蛋白,还要结合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或糖耐量试验、全天血糖等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才能精准治疗。

注:图片均下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