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二胎妈妈被顶替上大学后续:再好的教育,也

慕课君说:

最近,山东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上了热搜。

陈春秀,一位36岁的二胎励志妈妈,也被多数人熟知。

怎么回事呢?

在高考“落榜”16年后,陈春秀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学校,却发现自己在山东理工大学读过书,且顺利毕业了。

她这才知道,自己当年是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在这16年里,陈春秀一直为高考落榜而深深自责。

要知道,穷人家的孩子,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学费,都是父母从牙缝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可见能上大学何其不易,可这一成果却被别人轻轻松松窃取了。

别人拿着她的学籍进事业单位,而陈春秀却只能做一些底层的体力活维持生计。

事后,涉事女子已经被注销学籍,并被单位开除。

而山东理工大学也有了最新回应,称“陈春秀女士通过媒体表达了重新到高校就读的意愿”,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将积极协调,努力帮助其实现愿望”。

此前,当陈春秀要求恢复学籍时,是被山东理工大学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

陈春秀最后如果能恢复学籍,当然是皆大欢喜的。

但慕课君希望,她不要把没上大学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去逼孩子改造孩子,让孩子活成她想要的样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慕课君翻阅了很多权威媒体的报道,发现了一个细节:

在一个小房间里,陈春秀陪着两个孩子学习。

她极其认真地给孩子们出题,批改作业,检查作业。

她说,在生活上,她对孩子们很宽容,但在学习上,她要求极其严格,坚信:“读书,才是穷孩子唯一的出路。”每个孩子的天赋和个性都不一样,读书,是寒门出贵子比较直接普遍的路。但有远见的妈妈,要知道,那绝对不是孩子唯一的路。

父母最大的错误是成为孩子的统治者

有一本书,叫《妈妈的悔过书》。作者李柳南是韩国人,她是校长,也是教师。工作能力非常强,凡事她负责的班级,基本都是第一名。可这位优秀的教育者,在孩子眼里却是非常糟糕的妈妈。她培养出了两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但他们却在高中选择休学在家,吃喝玩乐打游戏。他们视母亲如仇人一般,一句话都不想多说。面对这样的反差,李柳南难以接受,才有了这本悔过书。李柳南原本对孩子有着极高的标准:我的孩子至少要比我优秀,要比我教的学生中的最优秀的还要更优秀。于是,她总能按时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永远是把手放到电视上,根据发烫程度来估计孩子看了多久电视:“电视都要着火了,就是这样作业才不完。”当孩子想要辩解,李柳南却更加火上心头,“六点前把作业写完,没写完就不能吃晚餐。”检查作业时,更是各种指责:“这题为什么会错?怎么可以犯这种错?你看电视那么久,我就知道成绩一定不会好了......”孩子最终确实活成了妈妈眼中的样子,但却如行尸走肉般,失去了自我。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自恋母亲”的概念,它有两种极端,一是“事必躬亲”,一是“心不在焉”。前者是天下即我,我是为你好,你都得听我的;后者是我即天下,除了我谁也不管。而李柳南更像是两种的混合体,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的“炫耀品”,事事听她使唤。在《母爱的羁绊》里提到,自恋母亲会导致两种类型的孩子:一是“高成就动机型”,必须以努力工作证明自己,工作工作再工作,以此逃避与母亲相处,这类人试图用各种成就弥合内心的脆弱;一种叫作“自我破坏型”,就是很容易放弃,喜欢用各种成瘾的东西来麻痹痛苦,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后就破罐破摔。李柳南的孩子成了后者,辛辛苦苦考上的高中,说不去就不去,蜗居在家变成了废人,让人惋惜。在《妈妈的悔过书》里,李柳南提到了一个概念——教练型父母:能让孩子说话的父母;能从容听孩子说话半小时以上的父母;当孩子说话时,能注视着孩子表示赞同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总会试图理解孩子的内心。李柳南反观自己,“别说三十分钟了,就连三分钟都不曾与孩子好好对话过。”每次和孩子的对话里,无不带着催促、指示、控制的味道:“作业做了吗?书念完了吗?考试考得好吗?”最后,李柳南才懊悔道,“原来,我并不是父母,而是管理者、监视者还有统治者。”这样的教养方式,不但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内驱力和人生的追求,母子之间也渐行渐远,一堵高墙横跨母子之间。

有远见的父母

重视孩子的学习

更会支持孩子的兴趣

最近,一个网名叫钟美美的男孩,因为一系列模仿老师的视频走红。粉丝数迅速突破百万。慕课君前几周的笑料基本都被他承包了。丢书抱臂一气呵成模仿占课老师受委屈那段也很绝,把老师的气质捏得死死的。(点击上面视频直接查看)钟美美的突然爆红,受到了很多媒体和广告公司的关注。甚至有一家媒体公司,为他开出了一年100万的签约酬劳。小小年纪,就能挣一百万?这牵动了多少父母的心呀。

但,想培养一个钟美美,绝对不容易。

你别看他拍的视频,基本一条10分钟就搞定,不用写台词,很多都是一遍过。

就连钟美美接触不多的旅店前台,景区售货员等,靠一两次接触或想象,模仿时的细节和眼神就能做到真人现身一般。

很明显,钟美美是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和爱观察生活的孩子。

钟美美的成功看似不难,其实就难在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想一下,钟美美最初模仿的对象是谁,肯定是父母。

而且表演,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不务正业,但他的妈妈却没有去责备或者否定孩子。

但凡有一次否定责骂的行为,或许就不会有我们前面看到那么生动有趣的表演。

当记者采访钟妈妈时,她也表示,平常没有过多干涉过孩子,只要学习不下降,兴趣爱好基本不会制止,并且还会帮着找一些人物,推荐给孩子去模仿。

看到孩子火了之后,钟妈妈并没有打算把孩子当做赚钱的筹码,而是拒绝了所有的广告。

她告诉孩子,“火可能是一阵的,但你不火也是正常的”。

“要是签约,公司会三天两头找他,可能无法正常学习,而他这个年纪,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看到这段采访,慕课君特别感动。

感动在于,钟妈妈没有否定读书的重要性,却也没有忘记支持和守护孩子的兴趣和梦想。

毕竟,为了读书,逼迫孩子放弃自己的热爱的父母,实在太多了。

看过一期《少年说》,对一个小女孩印象深刻。

这个小女孩语文特别好,爱写小说,从三年级开始写到现在,整整4年,写了30多万字。

然而,这56本30万字的心血之作,一下子就被父亲撕掉了。

理由很简单,担心女儿一心钻研小说,偏科上不成大学……

看到这一幕,我内心特别心酸,但凡父母对孩子有一点尊重,也不会选择用最粗暴的方式来毁灭孩子的梦想。

小小年纪就能写出30万字的小说,足以显示女孩在写作方面的特长和热爱。

但是这位父亲却不管不顾,无情扼杀!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生命力如果被看见,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创造有向上。

但如果生命力没被看见,那将会衍生出来很多负面情绪。

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才是每个父母教育的起点。

3个儿子全部考进斯坦福

传奇妈妈陈美龄怎么做到的

要说如何当好一个妈妈,我首先想起一个人,陈美玲。

陈美龄的人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她在14岁的时候出道,曾与邓丽君齐名,和张国荣是好朋友,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青春偶像。

△陈美龄当红时期的一些专辑封面

在她最红的时候,她选择了退隐生孩子,然后又培养出了三个斯坦福的儿子。

要知道斯坦福近年来的录取率不到5%,考上斯坦福一向要难于考哈佛。

除此以外,她还是出版了八十多本书的畅销书作家。

慕课君从陈美玲身上总结的三点,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01 尊重差异,让孩子接受自己

虽然他的孩子们选择了一模一样的学校,但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方向。

陈美玲在对三个儿子的培养上,非常善于挖掘每个孩子的不同:大儿子处事认真,正义感强;二儿子有艺术气质,情感丰富;三儿子善于交际,沟通能力强。

她发现大儿子特别喜欢数学,但语文不好。于是专门请了家教,不是补习短板语文,而是辅导数学。

大儿子在家教的帮助下尽情钻研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自信心也蹭蹭往上涨。

之后,竟然连不太擅长的语文,成绩也跟着上去了。

02 懂得适当放手,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

在陈美玲的教育观点里,就反对强势、包办一切的妈妈。

比如:不要制定每天的时间表、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不要替孩子做选择,适当放手、信任孩子,允许他勇敢探索、试错、做选择、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在放手之前,应该让他培养自己的判断力,这箭才不会射偏。

陈美龄的大儿子,在中考结束后,就自己选择高中了。并且放弃了已经考取的排名前三的学校,选择了有骑马和野营的撒切尔学校。

陈美龄虽然吃惊,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而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她表示:“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判断状况,独立做出抉择,最后对结果负责的整个过程,在培养出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孩子方面,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训练。”

这项训练,陈美龄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利用各种选择的机会例如买雪糕选口味,抛出各种问题,提供思考的讯息和资料,让他们在头脑中组织想法,把握状况,做出抉择,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思考的习惯。

如此,在孩子要做出人生重大决策的时候,就不用再担心什么了。

03妈妈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陈美龄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她身先士卒,通过自己努力拼搏成为孩子们近在眼前的偶像与目标。

在陈美龄硕士毕业回到日本,再次翻红后,却因为当时的日本社会不接受她带着儿子上班、不接受“工作妈妈”,遭到舆论口诛笔伐。

当时,她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于是她带着大儿子、怀着二儿子,成功申请到斯坦福大学博士入学资格。

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毕生的心血做一个“教育妈妈”,用自己的人生去证明,女人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有多拼?

星期五生完第二个孩子,休息了三天,星期二又回到了斯坦福的博士课堂。

上课时,陈美龄将大儿子送到学校里的托儿所,襁褓中的二儿子则由一位好友抱到教室外,饿了就出来喂奶。

△二儿子升平在斯坦福附属医院出生

花费整整五年时间,她不仅拿到了教育学博士,还成为了日本实现《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和育儿休假制度的原动力。

她丰富的人生历程,最后都成为了教育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教育学者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说: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尊重孩子的天性,倡导孩子自主选择,过上属于自己的人生,比起让他活成父母期许的样子更有意义。最后,分享一篇散文给大家,《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慢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引导他寻找适合自己的路,我们会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和人生风景。

今日话题

当孩子的学习和兴趣存在冲突时,

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在留言区告诉慕课君吧

猜你还想看

地摊经济暴露残酷真相:你奋斗的终点 ,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13岁男孩杀人背后:这样养男孩,比穷养更可怕!

6岁女孩钢钉穿膛不敢告诉父母:最高级的养育,是让孩子信任你

老板说

每一条评论

都给慕课君一块钱奖金呢!

一个转发两块!

我加班的宵夜就靠泥萌了

拜托拜托

本文编辑:慕课君

喜欢文章,就分享给朋友看一看吧

原创不易

喜欢慕课君的文

点亮“在看”哦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zhishi.cn/muying/view-18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