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狭窄35%是冠心病吗?

冠心病的诊断不能仅仅看狭窄程度,还要看临床表现。

就像找对象一样,看到一个美女,不能马上就领结婚证。

冠脉狭窄35%,大概有这么几个情况:

1、仅仅做造影发现有狭窄35%,没有任何症状,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不诊断冠心病。

2、狭窄35%,但有明显的胸痛,心电图有动态改变,造影发现此处有血栓,这是明确的冠心病。

3、狭窄35%,活动时有胸痛,伴有心电图变化,做其他检查发现有缺血表现,诊断冠心病。

在临床上,不到50%的狭窄都统一报“不规则”的报告。但是,尽管狭窄不严重,但医学上已经称之为“晚期动脉粥样硬化”了。

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向“外”长的,也就是说“代偿”。当不能向外长的时候,才开始向管腔里面长,一旦发现有狭窄,就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晚期了。

而且,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心肌梗死都是发生于狭窄不严重的冠脉病变处。因此,只要狭窄,就不能掉以轻心。

做医生,不是相面,而是综合多种临床表现,包括心电图、症状、冠脉狭窄等。

按理说,单纯35%的狭窄不会有症状,但如果有症状的话,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 除了35%的狭窄之外,还存在小血管病变;

2、 有血栓形成;

3、 存在心肌肥厚等情况,冠脉储备能力下降。

4、 这种症状根本与冠脉狭窄没有关系。

更多相关建议: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更多相关建议:

冠状动脉狭窄35%是冠心病吗?这个问题提的好,很多患者都面对类似情况,所以说很多人也都同样关心这个问题。今天张大夫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冠状动脉出现粥样斑块,造成35%的狭窄,在医学上讲可能还不能严格的诊断为“冠状动脉内性心脏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那么这种情况应该诊断什么呢?这种情况更多的被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一般说来,这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比较轻的一个阶段,还没有发展到冠心病阶段,但是可以理解为冠心病的幼年时代。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产生心肌缺血的症状,但是可以提醒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服用药物了。这种情况下,他汀类药物是能够控制斑块进展的最好武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吃阿司匹林。

一般使用冠脉CTA或者冠脉造影技术,都可以诊断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两种技术相比各有优点,适合于不同患者用来诊断。

更多相关建议:

概述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冠心病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但值得警惕的是,冠心病现在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合理饮食结构、各种危险因素同样威胁着年轻人,使冠心病发病年轻化。不少年轻人常吃油炸食品和“洋快餐”,摄入过量的脂肪和高胆固醇,10岁小孩的动脉上就可能出现脂肪沉淀。另外,青年人学习工作压力大,常熬夜,生活无规律,加上喝酒、抽烟,无异于雪上加霜。另外,很多人出入有汽车、上楼有电梯,缺乏运动,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的年轻人也日渐增多,进一步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危险。

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女性绝经后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发病率开始上升。

3、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少、遗传、吸烟等是冠心病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


冠心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猝死: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突然死亡,多为心肌缺血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2、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常在休息、夜间睡眠时发生,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

3、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管腔所致,患者此时感到长时间(超过半小时)剧烈胸痛,还可发生血压下降和伴随严重的心律失常。

4、缺血性心肌病

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但静息、动态时或负荷试验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证据,或心肌核素扫描(ECT)有心肌灌注不足的表现。


冠心病如何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几种。

(一). 药物治疗:

1. 调脂治疗: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的调节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

2. 降压:生活方式调节;血压>140/90mmHg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3. 降低血糖:应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空腹血糖<7mmol/l,餐后两小时或随机血糖<11mmol/l。

4. 抗血小板: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对阿斯匹林有禁忌者可服用氯吡格雷。 5. ß-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绞痛发作。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倍他乐克等。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有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病患者如无禁忌要长期使用。

(二)介入治疗: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PCI能明显缓解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成功率 接近100%,并发症小于3%,已经成为一项完善的、成熟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三)手术治疗:心脏搭桥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术,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部位而到达远端。因为这种手术方法如同架桥,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心脏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可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冠心病自测 心肌梗塞型冠心病自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为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病变特点: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多在近侧段,且在分支口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进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切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根据斑块引起管腔狭窄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狭窄在26%~50%;Ⅲ级,狭窄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

2、冠状动脉痉挛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围绕着冠状动脉痉挛是否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这一问题进行争论。有人研究心性急死例中发现,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仅为30%,在发作后12小时内死亡的患者中也只占50%,故认为至少有相当部分病例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近年来,由于心血管造影技术的开展,已证实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的炎症可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造成缺血性心脏病,例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性动脉炎、高安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病等均可累及冠状动脉。此外,梅毒性主动脉炎亦可造成冠状动脉口狭窄,但都比较少见。


如何知道自己患了冠心病?

1、每当体力活动加重,如上楼、爬坡、蹬车、搬运重物等或精神过于紧张,情绪波动时,突然出现胸骨后左胸部难受,疼痛。并且向咽喉部、肩部、上肢放射,休息一会儿可自行缓解。

2、饱餐后当时或20分钟后,感胸骨后疼痛,尤其饱餐后进行体力活动时更易发作。

3、不明原因的突然胸闷,心难受,呈阵发性发作。

4、体力活动时,感心慌、气短、憋闷;性生活时感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长期反复发作的左肩痛或胸痛。

5、自觉脉搏不齐,有停顿感,有“突突”的心脏早跳感,或心脏过快、过缓。

6、熟睡时突然憋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坐起后可好转。


冠心病的预防

1、不吸烟;

2、保持血压正常稳定, 理想血压是120/80mmHg.

3、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避免精神紧张。

5、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7、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议长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更多相关建议:
并不是,冠状动脉狭窄50%才能被称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优点在于结果可靠、准确率极高。冠状动脉CT:冠脉CT的优点是非创伤性,不是手术,不需要局部麻醉,在门诊就可以完成检查。(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更多相关建议:
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必须有可以看到的冠状动脉狭窄。

但是在狭义的冠心病中,我们常常依据简单的血管狭窄,把狭窄50%以下的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把50%以上的称之为冠心病,这是因为狭窄50%以下多数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50%以上的狭窄方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就有了多数情况下,我们把可以看得到的50%以上的狭窄称之为冠心病,但是这些需要除外冠状动脉痉挛和微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的冠心病。

那是不是狭窄35%的血管,和狭窄65%的病变,严重者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呢?

其实不是这样,心肌梗塞的发生与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负荷有关系,但是并不是非常直接的正比关系,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和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也就是常说的软斑还是硬斑,软斑多数指不稳定的斑块,硬斑多数指已经固化的稳定性斑块。不稳定的斑块更容易发生斑块破裂从而引起心肌梗死,所以,斑块稳定与否,才是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狭窄程度。

当然,在同等稳定条件下,狭窄更重的病变,更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

所以,狭窄35%也有可能是冠心病!

轻度狭窄和重度狭窄中间,其发生恶性事件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狭窄严重程度,而是斑块是否稳定。

更多相关建议:

目前国际公认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指血管造影时有任何一支冠脉狭窄超过50%,当然不可能整支都均衡的狹窄,做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医生都知道,心肌梗塞的发生与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负荷即斑块大小和多少没直接关系,与斑块的性质:软斑还是硬斑,不稳定斑块还是稳定斑块(有时B超、CT冠脉造影都会报出,但可靠性远不及血管腔内超声IVUS可靠。

所以哪怕狹窄程度不能代表心肌梗塞发生概率的高低,只要一个生长很快、周围炎症反应活跃、加上各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软斑块破裂,流经破溃口的血小板瀑布现象般地被激活了,暴露出纤维旦白受体,后者通过纤维旦白连接將血小板聚集成为血栓。如果完全堵塞冠脉那么心肌梗塞发生了。

所以还是要强调控制好三高、戒烟、减肥、不激动。归纳为一句话,夠不夠冠心病的诊断只是一个診断标准,更重要的是前面一句話。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激活的药对夠冠心病诊断,尤其是狭窄大于70%又有心绞痛症状的人是应作为一级预防用药的。

更多相关建议:

首先明确的告诉你,只要是冠脉血管堵了的,都可以诊断为冠心病,只是分为严重或者不严重而已。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就是冠状动脉造影。通过造影若冠脉堵了超过70%,可以考虑支架植入;若小于70%,可考虑继续口服药物治疗;若出现严重的“三支病变”,支架介入不适合的,就需要冠脉搭桥。

回到该问题上面,既然说百分之三十五了,相比你应该做了冠脉造影,或者冠脉CTA了。我想知道你的症状有哪些?是否心绞痛发作频繁;是否与活动、情志有关等等。口服药物是否正确。这一切都是需要你自己去相关心内科进行诊治。

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遵从医嘱。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喜欢者点赞加关注,共同讨论进步。

图片引用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本人医生一枚,致力于医学常识的传播。

更多相关建议:

35%的狭窄,简单的理解不能称之为冠心病!

一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也不是百分百,当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而且冠脉造影也是医生肉眼看的百分百;所以如果没有临床症状,造影显示35%,那肯定不是冠心病。

只需要控制高危因素:血压、血糖、血脂、戒烟等即可。

如果对于临界病变,比如说75%左右,非常纠结的话,可以做运动实验、IVUS、FFR等检查。

更多相关建议:

根据根据题主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题主应该是做了冠脉造影,或者是冠脉cta检查之后得到的结果,医生应该也和你讲了你的检查结果情况。冠状动脉狭窄35%是冠心病,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肯定会影响心脏的供血。这是由于狭窄的程度不同,关心病的轻重,有差别而已,一般来说冠状动脉狭窄越轻,冠心病的症状越轻,冠状动脉狭窄越重,冠心病的症状越重,他们是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的。如果冠状动脉有完全堵塞的话,就会出现心肌梗死的情况,这种病情非常凶险,预后很差。

对于题主冠状动脉狭窄35%的情况,需要警惕平时是否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这可能是有心绞痛的症状,建议身边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同时建议复查血脂,明确是否有高血脂存在,如果有,建议口服降脂药,来预防高血脂对心脏病的一个影响,因为血脂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0%以上就需要做手术了,主要的手术治疗就是支架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