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寻找自然

自然缺失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朱自清笔下春天的自然描绘了我们很多人的童年生活,如涓涓溪流一般滋润着我们的成长。

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曾几何时,去田野玩耍、下河抓鱼、上树摘野果等,这些发生在大自然里的自然体验是年少时光里的家常便饭。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城市化的进程,现代的孩子们习惯了使用手机和电脑,能够熟练的使用网络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搜寻信息,但却逐渐失去了去到野外自由玩耍的经历,变得与自然越来越疏远。

这种现象在欧美发达国家很明显。美国户外基金组织面向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年轻人户外活动的次数从2006年就已经明显减少,突出表现在孩子们户外玩耍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大部分时间转移到了室内玩电脑游戏、使用智能手机,这导致美国孩子每天平均不足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因害怕孩子的吵闹打扰邻居,55%的英国父母限制了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间。

图1 由于对智能手机的沉迷,人类向着“手机人”Phono sapiens的方向“进化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国,孩子们与自然联结的水平也普遍较低。早在2011年,有记者通过网络调查“儿童与自然亲密度”,调查显示孩子们户外活动的野地非常有限,大部分孩子的父母(62.2%)特别希望带孩子去郊野、林地、湿地这样可以亲近自然的地方。

事实上,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受到空气污染的大都市,也同样出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比如,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尽管那里有成片的热带雨林、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被称为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绿洲,但当地的孩子们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对动植物没兴趣、学业繁重或不准走进森林等)很难参加户外的自然体验活动。

纵观全球,“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的生活中蔓延。父母因“害怕”将孩子圈在狭小的空间,泥土不准摸,昆虫不准碰。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感受花鸟鱼虫之美,体会不到自然探索的快乐,更谈何关爱、保护自然环境呢?

图2 屏幕“宅人”的生活漫画(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自然缺失了,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 身体疾病,例如肥胖,维生素D缺失

• 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 动植物知识减少

• 心理抑郁增加

• 自然情愫减退

• ……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随着孩子们与自然接触越来越少,无论是生理上的感官还是心理上的知觉都在退化。儿童和自然间不断扩大的裂痕,将会对环境、社会、人们的心理和精神世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图3 Naure Children 网站调查显示孩子认识公司logo的数量远远超出了认识自家花园动植物的数量

自然缺失了,怎么办?

那么,自然缺失了,我们该怎么办呢?相关的学者曾提出:要让孩子们拥有亲近自然的空间(比如:走进农场、公园、森林等)、时间(比如:挤出课外时间)与真实体验(比如:种植、户外活动、散步、露营,野外动植物观赏等),拉近孩子们的生活与自然的距离,重新建立孩子们与大自然有意义的联结。随着这种自然联结(包括认知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关爱)的日益增强,孩子们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密,他们更愿意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从长远发展来看,如何促进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并保护当地的生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团队就像医生给病人开处方药一样,通过设计、成立自然观察俱乐部的“处方”,为西双版纳的初中生提供为期8个月的自然观察活动。

自然观察俱乐部:“处方药”里的“配方”

科研人员在西双版纳地区系统选择了10所中学并成立自然观察俱乐部,根据自愿报名的340名学生,投放了共计33个自然观察工具包。每一套工具包里面包含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副带有电灯的放大镜、一副望远镜、一套昆虫标本制作工具(包括标本盒、昆虫瓶、展翅板、昆虫针、补虫网)、鸟类和昆虫图鉴,以及植物种子(包括含羞草、虞美人、草莓)。自然观察工具包可方便参与的学生进行动植物摄影、观鸟、制作昆虫标本以及观察并记录植物种子萌发生长过程。

每个班级按照7-10人自由组合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小组,同时选举一名组长和副组长,对自然观察工具包进行管理,带领组员开展活动。同时,科研人员向学生讲解了自然观察工具的使用说明、自然观察内容以及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参与的学生了解自然观察俱乐部的流程后,便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使用工具包开启自由探索观察活动。

图4 自然观察工具包:观鸟、动植物摄影,昆虫标本制作等的工具全面齐备

自然观察俱乐部的“药效”如何?

一年后,科研人员回到当初分发工具包的学校,应用计划行为理论,使用调查问卷(包括前测、后测)、后期访谈和自然观察记录收集整理的研究方法,探讨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图5 参与的学生认真填写测量问卷的状态

此次研究共收集到2234张学生拍摄的动植物图片、41份观鸟记录、30份昆虫标本以及20份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的记录数据。通过分析问卷及访谈的数据,科研人员发现,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活动后,学生与保护有关的心理感知变量明显增强了,比如:劝说他人不要打鸟的知觉行为控制(心理上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说服别人不要打鸟)、不食用野生昆虫的个人规范(受到社会期望或者社会道德影响,感知食用野生昆虫的内疚感)以及保护鸟类或野生昆虫的行为意愿等。

图6 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小组成员拍摄的部分动植物照片

图7 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小组成员制作的蝴蝶标本

通过数学上的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科研人员发现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活动可以通过增强学生与保护有关的自信心(知觉行为控制)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动物保护行为(劝说他人不要打鸟、降低食用野生昆虫的频率)。同时,研究发现,学生过去是否发生过此类保护行为对以后的保护行为有很强的指示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这种与行为有关的自信心(知觉行为控制)对人的特定行为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然而,短期的环境教育项目很难有效影响人的知觉行为控制。此次研究以较长时间(8个月)、自组织的方式,可以显著影响学生的知觉行为控制,进而影响保护行为,这为国内外有效的环境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

而每位参与的学生体会都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来自景洪市一中的一位学生说:“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我将老师发给我们的种子——含羞草种下了,并且每天都有些有关种子成长日记和心得体会。活动之后,我学会了持之以恒,知道做一件事情要有连续性不能虎头蛇尾,还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学会了如何做比较。体会到植物种子是一个弱小的生命,需要我细心栽培,不可马虎。感到生命的神奇,和植物一起成长收获到了耐心和快乐,感到到了温暖,每次和同学们讨论我们种植的植物,我就会很开心!”。

图8 自然观察俱乐部成员接受我们的面对面采访

通过访谈,也有的学生提及自从参加自然观察俱乐部后,现在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清晰,更加喜爱花草,不再害怕毛毛虫和蟑螂了。从统计的表格中不难看出,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不仅对参与者的动物保护意愿、行为有影响,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观察技能。此外,因为参加了自然观察俱乐部,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向家人或者朋友分享自然观察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经历。

同时,观察活动过程中无意间增加了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促进了团队合作。比如,有位学生将自然观察过程中拍摄的动植物照片分享在网络朋友圈,引起了网络好友对西双版纳的向往,想过来寻找这位学生一起体验当地的美,这无形中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

访谈中,还有的学生提及自然观察俱乐部的活动过程虽说也有辛酸,比如遇到蚊虫叮咬、太阳的灼伤,感到身体的疲惫,以及没有观察到期望的动植物时的失落等,但是“自然观察后的收获足以慰藉我们付出的汗水”。借用老舍先生对养花的体会:“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也许这就是学生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的乐趣吧。

图9 被采访的学生提及自然观察俱乐部活动影响的频率统计

自然观察俱乐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不忘亲近大自然。这份亲近,是他们“用沾满泥巴的双手从大地里捧出来”的,是“沿着染上草汁的袖子”走进他们心中的。这份亲近会激励着更多的孩子们成为未来环境友好型公民,保护我们共同的自然遗产。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zhishi.cn/yangshengzhidao/view-18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