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大盘点】你不应错过的十大“原创”好文

中科院之声的“原创”栏目稿件均来自中科院研究所的一线科研人员。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近一个月“原创”栏目反响最热烈的10篇稿件。

1、维生素C又一隐藏技能被发现

自从DNA双螺旋结构被解析以及中心法则的提出,人们已经认识到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性。以人类为例,DNA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并最终导致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那么问题来了, DNA序列完全一致的细胞是否就完全相同呢?

2、海兔这么可爱,我们为什么要捞ta?

日前,中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展开调查,船载的“发现”号无人遥控潜水器采集到了稀有的深水海兔。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要采集研究深水海兔?有什么用?会不会对这些稀有物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号首席徐奎栋研究员做出了回答。

3、你在APP里种的那些树,还好吗?

每天早晨7点多,又到了手机某APP收“能量”的时间。当积攒到指定数目的“能量”后,他们会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种下梭梭树、胡杨等树木。该活动已开展三年有余,目前种了几千万棵树苗。那么,你是否关注过这几千万颗树的长势如何?通过遥感数据,或许可以看看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4、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水变氢”

日前,水氢发动机的出现引发人们热议,那么,这听起来“很高端”的氢为何物?水氢发动机又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们给大家科普一下。

5、如何利用经验快速识别男厕女厕?

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还小的时候,为何父母只需要教一次怎么区分男女厕所的标志,我们就可从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的标志中正确区分出来?或者老师教会我们一道题之后,我们也可自己解决一些类似的新题?科学家们最近发现,掌管这种能力的是大脑后侧、顶部皮层中的神经元。

6、看!超滑,压力越大越滑

生活体验告诉我们,载荷是影响摩擦的重要因素。通常,人们推动较重的物体,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人们通常可能会认为增加压力使摩擦减小是不可能的,通过增加压力实现超滑更是匪夷所思。然而,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提出了“压力诱导超滑”理论,指出了通过压力诱导实现超滑的可行性。

7、美美过夏季——防晒攻略ABC

夏季拉开了帷幕,高温和暴晒将成为主角,还记得去年夏天网友的心声:“躺在床上,红烧;出去一趟,爆炒;游了个泳,水煮;回来路上,生煎;进了家门,回锅。我们都是奔跑的五花肉!”因此,防晒是不得不重视的话题。本文将献上科学的防晒攻略,来帮助大家安全地度过夏季。

8、冻,也不冻——冻土中的冰和水

现在通用的温度计量单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1743—1954年)将“0℃”定义为“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这个定义里有几个限定词。难道不在这样的条件下水的冻点就不是0℃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土中的水一般都不会在0℃冻结。

9、灰烬会说话:两千年前的古人为什么吸大麻丨禁毒日

大麻是与海洛因、可卡因并列的全球三大传统毒品,亦是与古柯、罂粟齐名的三大毒品原植物。近期,来自国科大等科研机构的科学家揭示了帕米尔高原先民吸食大麻的行为,该研究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焚烧大麻并用于精神领域的直接证据。

10、少年,看你骨骼清奇,莫非是……

“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还记得这个桥段么?一般来说,我们看人,不仅要看脸,还需要看人整体的体型等。而在人工智能领域,让机器来“识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点击中科院之声微信首页“十大热门”按钮,查询往期专题。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yangshengzhishi.cn/yangshengzhidao/view-18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