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吃什么中药最好?

先来说说气滞血瘀在症候上的一些表现:气滞,也就是气行不顺,在身体上就会出现身体各个部位的疼痛,尤其像是一些点状的疼痛,比如胸闷胸痛、头痛、四肢关节酸痛、胸胁胀痛、小腹胀痛;而血瘀呢,通常就会表现为脉沉弦,胀闭刺痛,拒按,肿块,在身体上的症候就会表现为舌头有紫斑、嘴唇发紫等等,女性血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月经有血块、痛经、月经量少等等。

我们经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顾名思义就是有东西堵住所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生活习惯的累积,经常熬夜不爱运动,所以这也几乎注定了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气滞血瘀的体质,会容易胸闷、急躁易怒。

所以介绍一味中药,既是中医常用品之一,也是农村的山谷、河边、树荫下常见的中草药之一,这味中药温通气血之力较强,能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以及月事不畅,还能开胃消食以调养脾胃,它就是中药莪术。

中药莪术是姜科植物莪术或者温郁金的干燥根茎,主要以长江流域以南等地多见,可于秋季或者冬季采收,以颜色洁白、味苦者为佳,颜色灰黄者次之。

莪术是自古至今常用的中药之一,中医认为它能辛散、温通,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尤其适用于气滞血瘀日久者,并常与中药三棱同用。

中药莪术温通气血,还能同月经,尤其适用于因血瘀而月事不畅者,如果因长期的情致失调导致肝失疏泄而血瘀痛经者,常与中药川芎和当归等同用;若果因寒气而致瘀血者,常与温热的中药高良姜等同用;如果体虚而有血瘀者,常与补益气血的党参和黄芪等一同使用。

中药莪术能行气,还有开胃消食以调养脾胃的作用,如果脾气不足而脾胃运化失调,从而食积不消化,可用莪术与中药三棱和木香等同用;如果脾气虚弱而经常腹胀腹痛者,可与中药党参以及白术一起使用。

除此之外,中药莪术活血行气还能运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疼痛,内外均可用。一般来说醋制的莪术活血祛瘀的能力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莪术活血化瘀之力比较强,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所以经期量多者以及孕期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综上可见,中药莪术的活血等药用价值很高,因此带动了它的经济价值,它不仅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良药,还是农村地区许多农民发家致富的依靠。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更多相关建议:

更多相关建议: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气滞血瘀用的中药有很多种,气滞大于血瘀时候,用柴胡疏肝散多些,血瘀大于气滞时候用血府逐瘀丸多些,不过这两个很难判断清楚的,临床上,有时候中医大夫会两者合起来加减使用的。

生活道公益健康建议,一般气滞分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肝郁气滞时候一般会有胸胁胀痛、疝气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脾胃气滞一般可能会有胃胀腹胀、呕吐恶心、食欲减少、大便失常等症状。血瘀一般是有针刺样刺痛感,有肿块、唇舌爪甲紫暗、肌肤甲错等等症状。这个气滞血瘀原则上自己不太好判定的,建议有这些症状时候,或者有什么不适时候,找中医看看,辨证施治,辨证用药。

更多相关建议:

气滞血瘀要服食最好的中药材?我整理后介绍一下。治疗气滞的理气中药材,和治疗血瘀的活血祛瘀中药材。

理气中药:

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荔枝核、佛手、香椽、玫瑰花、大腹皮、柿蒂。

活血祛瘀中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畄行、苏木、骨碎补、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三七、茜草、蒲黄、五灵脂、降香。

产生气滞血瘀原因,一般是由于扰郁、思虑过度,或烦恼、易怒,造成气机不畅,气滞不能推动血液循环而产生气滞血瘀。

若有其它问题,可“关注”我的,我会为您没详细解答。

更多相关建议:

气滞血瘀包含了两种病机,气滞+瘀血,但这绝不是1+1=2的问题,而是1+1>2。单行气瘀血不化,单活血气滞不行,只有行气和活血同时进行,两者药物相互配合,行气药和活血药相互促进,才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瘀血可以影响人体的各个部位,治疗时需要辨明部位以及脉象、症状处以合适的药物或处方。清代的王清任创制了许多活血化瘀的方剂,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有血府逐瘀汤、少腹逐淤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淤汤、身痛逐淤汤、癫狂梦醒汤、解毒活血汤等等,活血化瘀是王清任的特点。

能够行气活血的方剂首推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与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成,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是疏肝行气的基础方,柴胡与枳壳(枳实)的搭配,是行气的经典组合,柴胡与白芍(赤芍)则是疏肝、柔肝的经典组合。

而芍药与甘草的配合,则是柔筋止痛的最经典组合,四味药,出了三组经典组合,可以说只有经方才能做到。四逆散疏肝、柔肝、止痛,有了甘草又可以健脾,是调和肝脾的名方。正是因为经典,所以王清任也要继续沿用。

桃红四物汤则是活血化瘀方剂的代表,也是基础。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都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不论瘀血是否聚集,这四味药物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瘀血聚集,形成了有形的块、团,中医称之为癥瘕,也有缓慢消除的作用。

血府逐瘀汤的思路就是这么简单,一个行气的基础方,一个活血化瘀的基础方,两者一叠加,就是治疗气滞血瘀的基础方。但不会这么简单。王清任又在这个基础上,稍稍做了改动,加了两味药。一味牛膝,可以活血化瘀,并且能够将瘀血往下引,使上部的瘀血向下走,从而逐渐排出体外。

另一味药是桔梗,桔梗可以消除胸中的瘀血,又可以治疗腹部的瘀血,《神农本草经》称之为“胸中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都是瘀血作祟引起,可以说桔梗通彻上下,配合牛膝、枳壳,逐渐调畅气血。可以说血府逐瘀汤是一个配伍非常好的方剂。

虽然王清任先生创立了很多个有效的活血方剂,但是仲景先师才是活血化瘀的高手。有缓慢的治疗方法,有迅速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症候表现选择不同的方剂。像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温经汤、桃核承气汤、抵挡汤、土瓜根散、大黄蛰虫丸、大黄牡丹汤、大黄甘遂汤等等,无不体现了仲景治疗瘀血的智慧。

更多相关建议:

女性的话可以吃逍遥丸,桂枝茯苓丸或者血府逐瘀汤等。男性气滞血瘀如果表现为心脏不舒服,可以吃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气滞血瘀具体用药选择参照诊治的中医师建议。

更多相关建议:
1-气滞:一般是肝最容易郁滞了,因为肝主疏泄,达、宣泄的功能,肝郁气滞可导致心情不畅,胸两侧胁肋胀满或腹部窜痛等症候2-血瘀: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使血液瘀结成块的一种病理变化。血瘀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一,气机郁滞,气停血亦停,形成瘀血。一、气滞血瘀最好的中成药有血府逐瘀丸!二、气滞血瘀最好的中成药有逍遥丸!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中医药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中医药甘草,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更多相关建议:

常用较温和的活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双向作用,可止血又可活血)

益母草:活血祛瘀

红花:活血祛瘀

郁金:行气活血

川芎:活血行气

丹参:活血凉血安神

中成药:

小腹气滞瘀血导致的痛经:桂枝茯苓丸

瘀血心痛:复方丹参片

中风因气滞血瘀导致后遗症:消栓再造丸

瘀血导致的身痛或跌打损伤后:舒筋活血片、元胡止痛片

局部扭伤气滞血瘀:外用正红花油、云南白药、活血类膏药

不同部位不同原因的气滞血瘀能吃的药不一样。

之前有个医学朋友朋友身体健康,偶尔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心梗的,不过是药三分毒,长期吃也加重身体代谢药物的负担,具体是否适合你还是要到医院咨询专科医生。


您的点赞是芍药君持续创作的动力 ღ( ´・ᴗ・` )比心

关注芍药君,为您解答更多健康知识。

更多相关建议:

气滞血瘀这是中医说法,治疗方针本病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1.气虚血瘀治则:益气活血。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黄芪、人参、地龙、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等。

如果病人中风后出现气滞血瘀证,还可以用补阳还五汤,或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这些方剂都能够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对病人的气滞血瘀能够进行有效的调理和治疗。

2.气滞血瘀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胁肋胀痛明显者,加青皮、白芥子,以增强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气郁日久化火者,加山栀、丹皮、川楝子以清热疏肝调气。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夏枯草、若见胸闷纳呆者,为肝部犯脾所致,宜加焦术、茯苓、陈皮。

更多相关建议:

气滞血瘀是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导致的。〔症状〕胸胁胀满疼痛,或头痛、腹痛,其痛如刺,痛处固定、持续,或腹部有痞块刺痛拒按,舌暗红、有紫气或瘀斑,脉细涩。〔治法〕理气活血。〔方药〕血府逐瘀汤。本方功能理气活血通络。治气滞血瘀而致胸胁疼痛,痛如针刺等症。药用当归须、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牛膝祛瘀通脉,并导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枯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生地凉血滋阴;当归养血润燥,化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